字好书
徐氏席上闻歌有感二首 其一

《徐氏席上闻歌有感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1:35:18

诗句

休遣双鬟唱《竹枝》,听来浑不是当时。

自从梦隔巫山雨,嬴得秋风宋玉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5:18

诗词原文展示:

徐氏席上闻歌有感二首 其一
作者:蔡庸 〔明代〕

休遣双鬟唱竹枝,
听来浑不是当时。
自从梦隔巫山雨,
嬴得秋风宋玉悲。


白话文翻译:

不要让双鬟唱那首《竹枝词》,
听起来仿佛不是当时的情景。
自从梦中与巫山的雨隔绝,
只得到秋风带来的宋玉的悲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双鬟:指两位头戴双鬟的女子,古代歌女。
  • 竹枝:指《竹枝词》,是古代流行的民歌。
  • 巫山:指巫山的雨,象征着美好的梦境。
  • 嬴得:得到,赢得。
  • 宋玉:古代著名的诗人,因其作品多表达悲伤情感而被提及。

典故解析:

  • 巫山雨:源自《离骚》,传说巫山的雨能带来美梦,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爱情。
  • 宋玉:《风骚》中的人物,常用来寄托诗人对爱情的惆怅与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庸,明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对情感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兼具古典气息和个人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社会文化繁荣的背景下,诗人在徐家宴席上听歌,感受到歌声中的情感波动,激发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蔡庸的《徐氏席上闻歌有感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表现了诗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惆怅。诗的开头以“休遣双鬟唱竹枝”引入,立即设定了一个充满感伤的氛围。双鬟的歌声本应带来欢乐,但诗人却感到这歌声与当时的情境格格不入,反映出他心中的失落。

“自从梦隔巫山雨”,这一句通过巫山的意象引入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渴望与追忆,而“嬴得秋风宋玉悲”则将这份情感进一步深化,秋风带来的凉意与宋玉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休遣双鬟唱竹枝:不要让头戴双鬟的歌女唱《竹枝词》,表明对歌声的拒绝。
  2. 听来浑不是当时:歌声传入耳中,却让人感到与当时的情景不符,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3. 自从梦隔巫山雨:自从与美梦隔绝,巫山的雨象征着美好的过往。
  4. 嬴得秋风宋玉悲:如今只得到秋风的悲凉,感情愈发显得无奈与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巫山雨比喻美好的梦境,秋风比喻孤独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情感的惋惜与无奈,揭示了人们面对时间流逝时的共鸣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鬟:象征着青春与美好,歌女的存在引发对往昔的追忆。
  • 竹枝:代表着快乐与轻松的时光,然而在诗中却显得格外沉重。
  • 巫山雨:象征着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分离。
  • 秋风:寒冷的秋风象征着孤独与失落,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休遣双鬟唱竹枝”中的“双鬟”指的是什么? A. 一位歌者
    B. 两位歌女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舞蹈

  2. “巫山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境
    B. 美好的梦境
    C. 忧伤的情感
    D. 逝去的时间

  3.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欢愉
    B. 失落与怀念
    C. 愤怒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写梦境与现实的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对失去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蔡庸与李白: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都展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但李白多用豪放之笔,蔡庸则更显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蔡庸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名作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绅 拜表回闲游 府西池 三月晦日晚闻鸟声 太湖石 寄微之(时微之为虢州司马) 冬日早起闲咏 秋夜听高调凉州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防结尾的成语 省油灯 鼓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雨草 砥厉廉隅 标树 飘然若仙 麥字旁的字 挺身而出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非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固宫 察言观行 北匈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