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1:07
鹰已离韝马释骖,
弇州西畔大槐南。
酢梅难比奉宸杏,
病橘本非供御柑。
怕向道旁逢醉尉,
底须帐里著髯参。
细听檐溜谐宫徵,
床下安知斗蚁酣。
鹰已经离开了弓箭,马也放开了缰绳。
在弇州的西边,大槐树的南边。
酸梅怎么能与奉献给皇上的杏子相比呢?
生病的橘子本来就不是供给皇帝的柑橘。
怕在路旁遇到醉酒的官员,
最终还是要在帐内与髯参(老者)相会。
细细听檐下水滴声,
床下怎知蚂蚁在酣睡呢?
刘克庄,字子华,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1106年,卒于1180年,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其诗歌风格多元,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相结合,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又即事四首》是刘克庄在其晚年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感悟,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体现了他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深邃的生活哲学。开篇的“鹰已离韝马释骖”暗示着一种自由和解放,仿佛在说,鹰已经飞走,马也不再受束缚,隐喻着对束缚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的“酢梅难比奉宸杏”,则转而引入了对生活中物质与精神的对比,酸梅与皇帝的杏子之间,表达出一种社会地位与价值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表现出一种对平常事物的反思。
“怕向道旁逢醉尉”,则展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警惕和无奈,路旁的醉酒官员象征着对权力的鄙视与无奈。而“细听檐溜谐宫徵”,则将人从世俗的喧嚣中带入一种内心的宁静,檐下的水滴声与宫中乐声的和谐,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最后一句“床下安知斗蚁酣”,用蚂蚁的安睡象征着生活中不为人知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种对生命微小而真实的关注。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表现出作者对自由、物质与精神、官场腐败以及生命细节的关注,深刻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反思。
“酢梅难比奉宸杏”这句中,酢梅与奉宸杏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醉尉”指的是?
诗的最后一句“床下安知斗蚁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