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40
吾衰矣,不慕勒燕然。
不爱画凌烟。
此生惭愧支离叟,
何功消受水衡钱。
错教人,占卦气,
算流年。
漫摘取野花簪一朵。
更拣取小词填一个。
晞素发,暖丹田。
罗浮杖胜如旌节,
华阳巾不减貂蝉。
这先生,非散圣,即臞仙。
我已经衰老,不再渴望在燕然山铭刻功业;
我也不喜爱那些画中的繁华。
这一生让我感到羞愧的是像个支离的老人,
何必为了金钱而劳苦奔波呢?
错误地让人去占卦,算算流年。
随意摘一朵野花来插在头上;
再挑选一首小词来填补一下。
晒晒白发,温暖一下肚子。
罗浮山的拐杖比旌节更胜一筹,
华阳山的巾帕丝毫不逊色于貂蝉的美丽。
这位先生,不是散仙,就是瘦仙。
刘克庄,字士元,号石庵,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刘克庄的作品常以清新、自然、抒情见长,富有哲理。
《最高楼》系列诗作是刘克庄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诗人对过往的追求感到疲惫,转而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这首诗通过对衰老和功名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冷淡,强调了不再追求名利的心态。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支离叟”的自我描写,表现出他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与自嘲。对于占卦和算流年,诗人用“错教人”来表达对宿命与命运的批判,暗示他认为这是一种无用的迷信。
中间部分提到的“漫摘取野花”和“更拣取小词”,则体现了诗人寻找生活乐趣的态度,尽管面临衰老,但他依然追求自然与艺术的美好。最后两句通过对罗浮山和华阳山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志趣与追求,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诗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深切反思,又有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独特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和对自然、艺术的热爱,展现了他在衰老中寻求内心安宁的追求。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向读者传达了生命的哲学,鼓励人们追求真正的内在价值。
刘克庄在诗中对什么不再追求?
A. 朋友
B. 名利
C. 家庭
诗中提到的“漫摘取野花”意味着什么?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C. 对金钱的渴求
“罗浮杖胜如旌节”表达了什么?
A. 对名利的羡慕
B. 对自然与高洁志趣的追求
C. 对物质享受的向往
可以将刘克庄的《最高楼 其四》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但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刘克庄更突出个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结合,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