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即席次韵宋权县彝约客)

《满江红(即席次韵宋权县彝约客)》

时间: 2025-04-26 19:15:47

诗句

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

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

老我如今观变熟,行藏语嘿惟有时适。

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

花露晓,松风夕。

经味永,山光吸。

历岩中考第,案头月日。

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

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5:47

原文展示:

满江红(即席次韵宋权县彝约客)
作者:魏了翁 〔宋代〕

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老我如今观变熟,行藏语嘿惟有时适。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花露晓,松风夕。经味永,山光吸。历岩中考第,案头月日。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

白话文翻译:

世道何曾常在,大家都像水流云一样漂浮不定。叹息自古以来,名士的衣服和珍宝被滥用,楚山美玉被迷惑。如今我老了,眼看世事变迁,行藏与言语只在适当的时候显露。就像沧海深处容得飞禽,双鹭齐飞。早晨的花露,傍晚的松风,滋味悠长,山光照耀。历经过岩石中的考验,案头的月亮和日子。物欲强时要心中节制,才能在弱势时通过书本来扶持自己。打算穿上棕鞋,戴上桐帽,了却一生,投身于自由。

注释:

  • 燕巾:指古代士人的服饰,象征名士身份。
  • 滥宝:形容珍宝被滥用或无价值。
  • 楚山迷璧:楚山美玉被迷惑,表示美好事物的丧失或被误解。
  • 沧溟:指深海,象征广阔无边的境地。
  • 双凫:双双的野鸭,比喻和谐的生活状态。
  • 棕鞋桐帽:朴素的服饰,象征归隐田园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云,号了翁,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风淳朴自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魏了翁晚年,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回顾人生与观察世事,表达了对物欲与名利的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展现了魏了翁对人生与世道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世道何常”发问,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接着通过“水流云出”比喻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显示出对过往的思索与叹息。诗中提到“老我如今观变熟”,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诗人愈发看透了世事的真相,显得沉稳而睿智。

接下来的描写中,魏了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花露晓,松风夕”,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追求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深刻,强调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内心节制的重要性,展现出诗人对自我修养与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调和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反映了魏了翁对时代的理解和对自我生存方式的思考,具有很高的哲理性和艺术性,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世事无常,变幻莫测。
    • “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感叹古代名士的衣物和珍宝被滥用,真宝也被迷惑。
    • “老我如今观变熟,行藏语嘿惟有时适。”:年纪渐长,观察世事更加熟练,言行要适时而为。
    • “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像深海一样可以包容飞禽,双双的野鸭汇聚,暗喻和谐的生活。
    • “花露晓,松风夕。”:早晨的花露和傍晚的松风,描绘自然的美好。
    • “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在物欲盛行时要保持心灵的节制,才能在困境中通过阅读自我提升。
    • “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想穿上朴素的鞋子和帽子,了却一生,追求自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水流云,形象地表达了无常。
    • 对仗:如“花露晓,松风夕”,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追求,强调在物欲的时代保持节制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 水流云:象征人生的变化无常。
  • 楚山迷璧:代表美好事物的迷失。
  • 沧溟:象征深邃与包容。
  • 花露与松风:体现自然美与生活的恬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道何常”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感慨
    • C. 快乐
    • 答案:B
  2. “燕巾滥宝”中的“燕巾”指的是什么?

    • A. 珍宝
    • B. 诗人的衣物
    • C. 古代士人的服饰
    •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双凫”象征什么?

    • A. 和谐生活
    • B. 独立自由
    • C. 努力拼搏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满江红》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安宁的追求,但魏了翁更侧重于世事的观察与哲理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归隐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魏了翁诗文集》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考和自然的描绘,成为了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与探讨。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 其三 风雨渡扬子江 和张乖崖 池鸥 再和寇十一二首 送欧阳叔弼知蔡州 再到钱塘呈会宗伯益 寄晁载之兄弟 赠张文潜 和参寥明发见邻家花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剸节 牙签锦轴 北寺狱 丨字旁的字 生米作成熟饭 靣字旁的字 咬字眼儿 田字旁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缶字旁的字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玩儿得转 文章星斗 代表顺利的字有哪些_吉祥字大全及寓意解析 鸟字旁的字 牛衣病卧 礼士亲贤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包含恧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