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2:40
风门仙迹
仙女乘鸾去,瑶台风雾浓。
空馀石池水,清浅落芙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女乘着神鸟离去,瑶台上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幽深。只留下石池里的清水,水面上漂浮着淡淡的芙蓉花,显得宁静而清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黎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在作品中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静谧的环境中创作,诗人反映了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逝去的事物的惋惜,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风门仙迹》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一位仙女的离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开头两句“仙女乘鸾去,瑶台风雾浓”描绘了仙女的神秘与瑶台的缥缈,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这种仙境般的描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空间,感受到自然与人神之间的密切联系。
后两句“空馀石池水,清浅落芙蓉”则转向一种空灵的意境,强调了仙女离去后留下的宁静与 emptiness。石池中的水清澈见底,芙蓉花在水面上轻轻漂浮,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这一对比更突显了仙女的离去所带来的失落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美。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其讲究,既有对仙女的描绘,也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仙女的离去为线索,探讨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逝去美好的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仙女乘鸾去”中的“鸾”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清浅落芙蓉”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风门仙迹》更侧重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怀念,而《庐山谣》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感悟,二者在主题及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