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6:37
南风扫阴翳,快若诛神奸。
日暮天无云,月出房心间。
幽人倦蒸溽,痴坐山中山。
连连甲子雨,幸此天破悭。
清明皆我有,何但窥一斑。
南风吹来,驱散了阴霾,快得就像是在惩罚奸邪之人。
傍晚时分,天空没有云彩,月光透出,洒在我的房间里。
幽静的我在潮湿的空气中感到疲倦,只能痴坐在山中。
连绵不断的雨水,幸好今晚的天空终于放晴。
清晰明亮的月光都是我的,何止是窥见一角而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甲子”在古代用以计算时间,表示时间的迁移和自然的循环。诗中提到的“神奸”则可以理解为对社会恶势力的控诉,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夜坐看月》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山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孤寂,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月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种宁静而自得的生活态度。开头的“南风扫阴翳”展现了自然力量的伟大,南风不仅驱散了阴霾,也象征着希望与光明。接着,诗人描绘了日暮时分的宁静,月光照耀在室内,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仿佛与月亮产生了某种亲密的联系。
“幽人倦蒸溽”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疲倦,诗人在这样的气候中感到无力,内心有一种无奈的情绪。尽管如此,他仍然选择在山中静坐,表明他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愿望。
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入了时间的概念,提到“连连甲子雨”,暗示着生活中的苦楚与波折,然而通过“幸此天破悭”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乐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在宁静之中所感受到的清明与富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南风扫阴翳的作用是:
a) 带来寒冷
b) 驱散阴霾
c) 使天气变坏
诗中提到的“甲子”是什么意思?
a) 一年
b) 六十年
c) 三十年
诗人心中感到倦怠的原因是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蒸溽的气候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冠卿的《夜坐看月》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但杨的作品更加突出个人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