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琼台

《琼台》

时间: 2025-05-07 16:34:42

诗句

崖壁盘空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

洞门黯黯阴云闭,金阙曈曈日殿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4:42

原文展示:

崖壁盘空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
洞门黯黯阴云闭,金阙曈曈日殿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场景:悬崖峭壁高耸,通往天空的道路曲折回旋,白云飞逝,最终看见了那美丽的琼台(即仙境)。洞口幽暗,阴云笼罩,似乎被封闭;而金色的殿宇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注释:

  • 崖壁:悬崖的壁面,这里指高耸的山崖。
  • 盘空:形容空间的曲折,盘旋而上。
  • 琼台:传说中的仙境或神仙居所,象征着美好与超凡脱俗。
  • 洞门:山洞的入口,暗示着一种神秘感。
  • 黯黯:形容阴暗的样子,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 金阙:金色的殿宇,象征着奢华和尊贵。
  • 曈曈:形容光线明亮的样子,似乎在散发金色光辉。

典故解析:

“琼台”与“金阙”都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仙境意象,代表着理想的生活和超凡的境界。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诗词中常常描绘出这样的美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泌(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其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相对安定,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抒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琼台》是一首极具想象力与画面感的诗作,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首句“崖壁盘空天路回”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出高耸的悬崖与曲折的道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白云行尽见琼台”则带来一种视觉上的转换,白云的流动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仿佛引领着人们走向了一个理想的境地。

在后两句中,诗人巧妙地将阴云与阳光对比,洞门的“黯黯”与金阙的“曈曈”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一种从阴暗到光明的转变。这样的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希望与追求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境界的无限向往,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崖壁盘空天路回:描绘高耸的悬崖,通往天空的道路曲折回旋,展现了自然的壮美。
    2. 白云行尽见琼台:白云飞逝,隐喻时光流逝,最终看到了理想的境地。
    3. 洞门黯黯阴云闭:山洞的入口幽暗,象征着一种神秘与封闭。
    4. 金阙曈曈日殿开:金色的殿宇在阳光下闪耀,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耸的悬崖比作通往仙境的道路,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比:阴暗的洞口与光辉的金阙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情感的张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 崖壁:象征着坚韧与不屈,暗示追求理想的艰辛。
  • 琼台: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美好的境界。
  • 金阙:象征着尊贵与奢华,代表着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
  • 阴云:象征着困扰与压抑,暗示追求理想中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理想的境界?

    • A. 崖壁
    • B. 白云
    • C. 琼台
    • D. 洞门
  2. 填空题:诗中的“金阙”代表__

  3. 判断题:诗中通过阴云与阳光的对比,表现了希望与绝望的关系。 (对/错)

答案

  1. C
  2. 尊贵与奢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琼台》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柳泌的《琼台》则更强调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纪事 野饮呈祝山甫 矮斋杂咏二十首·水禽 田家 其五 述怀 纪时 新市杂咏十首 和戎 狱中责廷尉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胸有甲兵 良莠不齐 羽字旁的字 顶踵 包含吴的成语 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人言藉藉 街坊邻里 自行其是 折文旁的字 巨量 釆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蹙国丧师 十夫楺椎 镳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