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3:37
示同志
满身秋月满襟风,
敢叹栖迟一壑中。
除目解令丹灶坏,
诏书能使草堂空。
岂无高士招难出,
曾有先贤隐不终。
说与同袍二三子,
下山未可太匆匆。
全诗翻译:
全身沐浴在秋月之下,衣襟迎风而舞,
我敢叹息于此栖息在深山一隅。
除去眼前的烦恼,理应让丹灶失去功效,
而诏书的到来却使得草堂空无一人。
哪里没有高士愿意相招,却难以走出山林,
曾经的先贤隐居,却未能长久。
我对同伴们说,
下山的路途不可过于匆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美,号天池,南宋诗人,以豪放、清新见称于诗坛,作品多描写自然、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历史背景动荡,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文人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注与困惑。
《示同志》在艺术上表现出深厚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满身秋月满襟风”一句,运用清新的意象,将诗人与自然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敢叹栖迟一壑中”则揭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仿佛在反思个人的选择与追求。
全诗的转折点在于“除目解令丹灶坏,诏书能使草堂空”,这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外界影响的无奈与对隐居理想的破灭,显示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诗人对高士的呼唤,以及对同伴的劝诫,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复杂。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建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交织的空间,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对隐居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洒脱与淡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劝诫,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满身秋月”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诗人的隐居生活
B. 诗人的心境
C. 秋天的景色
诗人提到的“丹灶”象征什么?
A. 隐居生活
B. 理想与追求
C. 外界的干扰
诗中提到的“同袍”指的是?
A. 朋友
B. 同志
C. 亲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