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4:23
定飞仙去不留,惜余生晚欠从游。
种明逸后屈二指,范景仁边放一头。
有鹿门栖堪遁去,无菟裘计径归休。
却怜荷蓧非真隐,鸡黍殷勤止仲由。
飞仙离去不再留恋,惋惜我这余生已晚,无法随心游玩。
种下明逸后,手指却屈起两根,仿佛范景仁那样,纵情放松一头。
有鹿门可供栖息,没必要再图菟裘的归宿。
可怜那荷蓧并非真正隐逸,鸡黍的热情只是停留在仲由的身边。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壶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豪放和深沉见长。他的作品常体现对人生的思考及对社会变化的关注。
创作背景:诗作于作者六十岁时,面临人生的晚境,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惋惜与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涉及了许多道教的元素,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态度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的“定飞仙去不留”,直接引入了主题,显示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紧接着,作者以“惜余生晚欠从游”展示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惋惜,感叹自己未能在年轻时尽情享受生活。
诗中提到的“种明逸后屈二指”,不仅是对生活状态的描绘,也隐喻着一种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有鹿门栖堪遁去,无菟裘计径归休”则展示了隐士理想的生活状态,鹿门象征着道教的理想归宿,而菟裘则暗示了对世俗的超脱。
最后两句“却怜荷蓧非真隐,鸡黍殷勤止仲由”,通过对比指出了真正隐逸与表面隐逸的不同,表达了对真正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在感情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鹿门”象征什么?
“却怜荷蓧非真隐”中的“荷蓧”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