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9:23
题尘外亭
洪皓 〔宋代〕
千岁归来化鹤仙,作亭犹是旧山川。
登临迥出红法外,笑傲仍居碧海边。
坐想三清元不远,回观五浊祗堪怜。
鹏抟九万吾何羡,安用蒙庄第一篇。
这首诗的意思是:经过千年的修炼,我已化为鹤仙,所建的亭子依然是那片旧时的山川。登上高处,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傲然自得地生活在碧海之滨。坐在这里想象着三清(道教的三位神仙)并不遥远,回头看那五浊的世界,真令人怜悯。鹏鸟能展翅九万里,我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又何必在乎《庄子》的第一篇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洪皓,字元勋,号白云,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追求高远的意境,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洪皓的个人修行经历有关,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在经历了世间的喧嚣与浑浊后,诗人选择在山水之间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实现。
《题尘外亭》是一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超脱的追求的作品。诗的开头,通过“千岁归来化鹤仙”一句,便引入了修道成仙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长久修行的向往和追求,暗示着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接着“作亭犹是旧山川”表现了对故土的眷恋,同时也暗示着不变的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变化。
在“登临迥出红法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法则的超脱,站在亭上俯瞰,似乎已然不再被红尘所困扰,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自在。接下来的“笑傲仍居碧海边”更是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诫世人,真正的自由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心灵的安宁。
“坐想三清元不远,回观五浊祗堪怜”一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高尚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污浊的痛惜。最后以“鹏抟九万吾何羡,安用蒙庄第一篇”结束,表现出一种对名利地位的淡漠,强调了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意境上高远,语言上清新,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理解,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和深邃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高尚的追求,传递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岁归来化鹤仙”意指什么?
A. 经过长时间的修炼
B. 回到故乡
C. 成为普通人
D. 追随他人
“登临迥出红法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限向往世俗
B. 对世俗法则的超脱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自然的无感
“鹏抟九万吾何羡”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羡慕世俗财富
B. 追求精神自由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他人的嫉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题尘外亭》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