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1:12
一峰偃伏状龟形,浴水何年见瑞灵。
春草渐添毛色绿,秋波环映甲文青。
长吞巨浪跨南浦,怒涌洪涛拱北溟。
自是乐昌多胜概,登高如上玉虚亭。
一座山峰卧伏,形似一只龟,何年在水中能见到灵瑞之气?春草渐渐长绿,秋水环绕映照着它的龟甲纹理。它长时间吞吐巨浪,跨越南浦,狂涛怒卷,涌向北海深处。这里本是乐昌的美好景致,登上高处就如同来到玉虚亭一样。
作者介绍:邓球,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但以其诗作而为人所知,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邓球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中,可能是在乐昌游历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龟石吞流》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诗的开篇以“龟形”引入,形象生动地将山峰与龟相联系,展现了自然的灵动和智慧。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春草和秋水的对比,展示出四季的变换和生命的轮回,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长吞巨浪跨南浦”一句中,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峰与巨浪相对,表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自身的渺小。随后的“怒涌洪涛拱北溟”,则通过动感的描绘,传达出海浪的激荡与奔放,仿佛听见了海浪的怒吼,极具冲击力。
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乐昌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整首诗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对生命的思索,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仰,展现了诗人愉悦的心境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龟形”指的是:
诗中“怒涌洪涛”描述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