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7:04
玉烛新·白海棠
作者:顾太清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
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
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
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
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
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
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在初晴的新雨过后,仿佛刚刚洗去脸上的胭脂,穿上了白色的衣裳。
东风懒懒地倚靠着,毫不在意那淅淅沥沥的更漏声。
在这微寒的天气里,正是乌衣在梦中酣睡的时候。
深夜里,银色的蜡烛高高燃烧,淡淡的香气悄悄渗入衣袖。
盈盈的一颗芳心,占据了多少春光,我问你可知道?
红妆不必争斗,谁能比得上那清瘦而天然的净骨?
神韵秀雅,称得上是花中的仙子。
还要那亲密的流水高山,在花前慢慢奏乐。
在古代文学中,海棠常被视为美丽的象征,尤其在春天时节,它的花朵更是美丽动人。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女子的美丽,传达出一种淡雅而清新的情感,表现了对自然与人间美的追求。
顾太清,清代诗人,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往甚密,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词作于春天,正值白海棠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玉烛新·白海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女性的柔美,语言清新,意象生动。首句“初晴新雨后”引入了一个清新的场景,表现出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的生机。诗中反复提到的“香”和“心”,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浪漫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诗人在描写女性美时,使用了“净骨天然清瘦”这样的字眼,不仅突出了女性的清雅之美,也暗示了素雅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词在意象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反复出现的“问卿知否”,不仅是对心中美好情感的倾诉,也是对自然美的追问,显示出诗人对美的深思与珍视。结尾处提到的“流水高山”,更是引人入胜,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深思。整体而言,这首词是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春日画卷,展现了顾太清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雨后的美景与女子的清雅,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纯净心灵的向往,展现了人性与自然的和谐。
海棠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美好与柔情的象征,而春雨则传达了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初晴新雨后”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盈盈一点芳心”中“芳心”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