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40
会仙岩
作者:刘边 〔宋代〕
青山解随人,远近互相对。
寒潭入陵谷,龙去如何处。
历历沙上石,群仙昔来会。
日暮一童归,横吹卧牛背。
这首诗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青山随人而动,远近山峦互相映衬。寒潭深入山谷,龙去后的去向又在哪里?沙滩上的石头历历在目,往日的群仙在此聚会。傍晚时分,一个小童归家,悠然地坐在牛背上吹笛。
“群仙”一词常见于古代文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仙人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和境界。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刘边,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常常融入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诗人行游于青山绿水间的时刻,融入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会仙岩》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引人入胜。诗的开头,青山似乎与人相随,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了自然的灵动与变化。接着,寒潭深邃入谷,龙的去向不得而知,这样的描写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的无常与变化。此外,诗中提到的“历历沙上石”则引发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与思考,仿佛在说历史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最后,随着日暮的降临,童子归家,悠然自得地在牛背上吹笛,这一幕展现出一种生活的宁静与安逸。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山”与“寒潭”分别象征什么?
“日暮一童归”中,童子归家的意象传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龙去如何处”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