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10
原文展示:
细草疏云一径凉,纵吟閒望兴何长。 僧关入竹行随意,野茹持钱得满筐。 江腹远吞千壑翠,峡门高控两崖苍。 乘秋更欲西山雨,一洗郊原晚稻香。
白话文翻译:
小径上,细草与稀疏的云朵带来一丝凉意,我放声吟咏,悠闲地眺望,兴致多么长久。 穿过僧人的关卡,进入竹林,行走随心所欲,用钱买来的野菜装满了筐。 江水宽广,远望吞噬了无数山谷的翠绿,峡谷的门户高高控制着两侧苍翠的崖壁。 趁着秋天,更想在西山下一场雨,洗净郊野上晚稻的香气。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郊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曾巩晚年,当时他可能已经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郊野的景色,通过“细草疏云”、“江腹远吞”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壮美。诗中“纵吟閒望”表达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而“乘秋更欲西山雨”则透露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曾巩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郊野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作者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细草疏云一径凉”描绘了什么景色? A. 春天的花园 B. 秋日的小径 C. 冬日的山谷 D. 夏日的海滩
“纵吟閒望兴何长”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A. 忧郁 B. 兴奋 C. 闲适 D. 焦虑
“僧关入竹行随意”中的“僧关”指的是什么? A. 僧人的住所 B. 僧人的关卡 C. 僧人的寺庙 D. 僧人的修行
“江腹远吞千壑翠”中的“吞”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