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12
梦断膏梁记几年,
舍身事佛绝尘缘。
把茅盖屋孤峰顶,
片衲蒙头万竹边。
支遁才高交杜老,
参寥诗好动苏仙。
何当尽弃人间事,
特地来参一击禅。
梦中断了,膏梁的生活已经过去多少年,
我舍弃身体,专心事佛,断绝了世俗的缘分。
在孤峰的顶上,我用茅草盖了房子,
一片僧衣遮住了我的头,坐在万竹之旁。
支遁才华横溢,与杜甫交友,
而我欣赏苏轼的诗篇,常常心动。
何时能抛弃人间的事务,
特意来这里参悟一击禅呢?
黄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在诗中多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思想的探讨。
《寄钱竹深》写于作者隐居之际,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清净禅境的渴望。诗中所描绘的山居生活与深厚的佛教思想,既是对个人生活选择的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寄钱竹深》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黄庚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尘世纷扰的逃避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诗的开篇“梦断膏梁记几年”便引人深思,似乎在追忆过去的奢华生活,却又感到无奈。随着“舍身事佛绝尘缘”的转折,诗人明确了自己的选择:将身心投入佛教的修行,寻求一种超脱的存在。
在孤峰顶上,竹林环绕中,诗人以茅屋为家,展现了大隐隐于市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支遁才高交杜老,参寥诗好动苏仙”则表现出诗人与历史名人的对比与交往,表达了他对高尚人格与文学成就的向往。
最后两句“何当尽弃人间事,特地来参一击禅”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渴望逃离世俗纷争,投入禅宗深邃的精神世界的强烈愿望。这首诗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思考。
整首诗围绕对世俗的厌倦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展开,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佛教深邃哲理的探索。
诗中提到的“支遁”是哪个朝代的高僧?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参悟禅意?
诗中提到的“膏梁”主要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