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9:49
太皞明朝禅祝融,杖藜能送东风。
两岸萝蔓因依绿,一树桐华自在红。
聒聒窃脂农即事,喈喈搏黍女趋功。
细思举世谁闲得,一笑浮图倒景中。
明亮的晨光照耀着祝融的山顶,手杖拄着能送来东风。
两岸的藤蔓因依赖而变得郁郁葱葱,一树的梧桐花开得如红似火。
聒聒的声音是农人们在忙碌,喈喈的歌声是姑娘们在为丰收而欢呼。
细想一下,世间谁能真正闲适?不妨一笑,浮图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洪咨夔(约1092年-后期),字景休,号盂山,晚号淳庵,北宋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写于春末三月,描绘东山的春天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三月晦东山》以东山的春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阳光下的东山,光明而温暖,表达了春天的活力。接着描述了两岸的绿意与盛开的桐花,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农人和姑娘们的忙碌场景则反映了田园生活的真实与忙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劳动者的勤恳与乐趣。最后一句“细思举世谁闲得”,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谁能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闲适?这一深刻的哲理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于描绘自然,更升华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劳动者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太皞”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聒聒窃脂农即事”中的“窃脂农”指的是:
A. 在收获的农民
B. 在耕作的农民
C. 在休息的农民
全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春天的歌颂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劳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