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4:45
西江月(次韵赵路分)
作者: 韩淲 〔宋代〕
脉脉蜂黄蝶粉,盈盈水秀山明。
卖花声里听吹饧,佳丽芳华韵胜。
下上休看舞燕,惺忪一任啼莺。
枕痕屏曲梦关情,酒醒春宵漏尽。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蜜蜂和蝴蝶轻盈地飞舞,水面清澈,山峦明丽。花市中卖花的声音伴随着悠扬的乐曲,佳人的风韵更胜往昔。燕子不必再去看它们的舞姿,任由莺鸟在晨光中轻声啼唱。梦中情思与枕痕相依,清晨酒醒时分,春夜的时光已悄然流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卖花声”和“啼莺”,反映了当时的市井生活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青春的渴望。
作者介绍
韩淲(约960年-1020年),字子美,号澄湖,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语言清新,意象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青春的感慨,也承载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思考。
这首《西江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篇“脉脉蜂黄蝶粉”,便以生动的意象抓住了春天的特点,蜜蜂和蝴蝶的舞动不仅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更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希望。接着,诗人转向花市的热闹,听着卖花声中传出的乐曲,似乎让人沉醉于那种春日的氛围之中。
当诗人提到“佳丽芳华韵胜”时,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仿佛在说,她们的风韵更胜于花的娇艳。此处,花和美人相互辉映,强化了春天的美好与青春的珍贵。而“下上休看舞燕,惺忪一任啼莺”则透露出一种随意与洒脱,似乎在说,不必过于追求表面的华丽,内心的感受与情感更为重要。
最后两句“枕痕屏曲梦关情,酒醒春宵漏尽”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枕头上留下的痕迹象征着过往的梦境与思念,而清晨酒醒后的空虚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流逝的惋惜。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青春与美的主题,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生动的场景,也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与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脉脉蜂黄蝶粉”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凋零
“佳丽芳华韵胜”中“佳丽”指的是?
A. 美丽的花
B. 美丽的女子
C. 美丽的山
“酒醒春宵漏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快乐的追求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韩淲的《西江月》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多地展现了壮丽的山河气势,而韩淲则更注重细腻的春日生活场景,情感更加柔和细腻。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宋代诗词的风格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