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堤曲 其四

《踏堤曲 其四》

时间: 2025-05-10 09:24:13

诗句

亭亭如月婉如春,堤上楼边总丽人。

柳汁染将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

瑈帘欲度閒仙语,宝屐初移拾翠尘。

宋玉也知空作赋,越姬十倍胜东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24:13

原文展示:

踏堤曲 其四 袁宏道 〔明代〕 亭亭如月婉如春,堤上楼边总丽人。 柳汁染将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 瑈帘欲度閒仙语,宝屐初移拾翠尘。 宋玉也知空作赋,越姬十倍胜东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她亭亭玉立如同皎洁的月亮,温柔如同春天,无论是在堤上还是楼边,总是美丽的女子。柳树的汁液染绿了她的衣袍,显得格外娇嫩;梨花飘落,留下了新鲜的粉痕。她似乎在轻轻地吟唱着仙人的话语,宝屐初次移动,拾起了翠绿的尘埃。即使是宋玉这样的才子也只能空作赋,而越地的女子比东邻的女子要美丽十倍。

注释: 字词注释:

  • 亭亭:形容女子身材高挑、姿态优美。
  • 婉如春:温柔如同春天。
  • 柳汁染将袍已嫩:柳树的汁液染绿了她的衣袍,显得娇嫩。
  • 梨花吹落粉痕新:梨花飘落,留下了新鲜的粉痕。
  • 瑈帘:华美的帘幕。
  • 閒仙语:悠闲的仙人话语。
  • 宝屐:华丽的鞋子。
  • 拾翠尘:拾起翠绿的尘埃,形容女子行动轻盈。
  • 宋玉:战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以才情著称。
  • 越姬:越地的女子,越地指今浙江一带。

典故解析:

  • 宋玉:诗中提到宋玉,是因为宋玉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以才情著称,但在这里表示即使是宋玉这样的才子也只能空作赋,暗示越姬的美貌无人能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该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通过对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游历江南时,被江南女子的美丽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他对美的赞美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美丽女子的描绘,展现了她的风姿和气质。诗中,“亭亭如月婉如春”一句,既描绘了女子的外貌,又传达了她的温柔和优雅。“柳汁染将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美丽和娇嫩。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宋玉和越姬,强调了越姬的美貌无人能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达了对美的极致追求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亭如月婉如春:形容女子身材高挑、姿态优美,温柔如同春天。
  2. 堤上楼边总丽人:无论是在堤上还是楼边,总是美丽的女子。
  3. 柳汁染将袍已嫩:柳树的汁液染绿了她的衣袍,显得格外娇嫩。
  4. 梨花吹落粉痕新:梨花飘落,留下了新鲜的粉痕。
  5. 瑈帘欲度閒仙语:她似乎在轻轻地吟唱着仙人的话语。
  6. 宝屐初移拾翠尘:宝屐初次移动,拾起了翠绿的尘埃。
  7. 宋玉也知空作赋:即使是宋玉这样的才子也只能空作赋。
  8. 越姬十倍胜东邻:越地的女子比东邻的女子要美丽十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亭亭如月”、“婉如春”、“柳汁染将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等,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仗:如“亭亭如月婉如春”、“柳汁染将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等,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的极致追求和赞美。通过对一位美丽女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女性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亭如月:形容女子身材高挑、姿态优美。
  • 婉如春:温柔如同春天。
  • 柳汁染将袍已嫩:柳树的汁液染绿了她的衣袍,显得娇嫩。
  • 梨花吹落粉痕新:梨花飘落,留下了新鲜的粉痕。
  • 瑈帘:华美的帘幕。
  • 宝屐:华丽的鞋子。
  • 拾翠尘:拾起翠绿的尘埃,形容女子行动轻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亭亭如月婉如春”形容的是: A. 月亮 B. 春天 C. 女子 D. 柳树
  2. “柳汁染将袍已嫩”中的“柳汁”指的是: A. 柳树的汁液 B. 柳树的叶子 C. 柳树的花 D. 柳树的果实
  3.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 A. 越地的女子 B. 东邻的女子 C. 战国时期的文学家 D. 仙人
  4. “越姬十倍胜东邻”中的“越姬”指的是: A. 越地的女子 B. 东邻的女子 C. 宋玉 D. 仙人

答案:1. C 2. A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赞美。
  • 李白《清平调·其一》:通过对杨贵妃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和风姿。

诗词对比:

  • 杜牧《秋夕》与袁宏道《踏堤曲 其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赞美,但杜牧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秋夜的感慨,而袁宏道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宏道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查询

重叠金 其九 重叠金 其七 重叠金 其五 重叠金 其三 重叠金 其二 重叠金 其一 重叠金·中秋同家笃初侍讲启煇访日本船津克己领事辰一郎山中,归途口号 重叠金 霍子祯唐佩玑七十双寿,并同度金婚,拈此曲为祝 重叠金 其十二 重叠金 其十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昂昂自若 丿字旁的字 缘觉 燎结尾的成语 鬼字旁的字 斩首 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市 效死输忠 私字儿的字 翼结尾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过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千虑一失 秃宝盖的字 彫虫小技 山复整妆 匠石运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