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6:30
原文展示: 青丝华管夜从容,客正阑时酒正浓。堂上观灯莲品品,尊前顾影面重重。博他镜月千回醉,假我云山第几峰。麈尾奋来毛欲尽,当筵风雨约谭锋。
白话文翻译: 夜晚,手持华丽的笔管,神态从容;客人正欲离去时,酒意正浓。在堂上观赏灯火,莲花般的灯盏一一排列;在酒杯前顾影自怜,面容重重叠叠。为了那镜中的月亮,千次醉倒;借我云山中的峰峦,不知是第几座。挥动麈尾,毛发几乎要脱落;在宴席上,风雨般的言谈交锋即将开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元宵节与友人聚会时所作,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文人的雅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节,诗人在这个传统节日中与友人聚会,饮酒作乐,观赏灯火,表达了对节日气氛的享受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和文人的雅致。诗中“青丝华管夜从容”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从容不迫,又暗示了节日的喜庆。“堂上观灯莲品品”和“尊前顾影面重重”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视觉美感。后两句“博他镜月千回醉,假我云山第几峰”则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明代节日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元宵节的欢乐和文人的雅致。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灯火和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对节日气氛的享受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与该诗词主题或风格相近的其他诗作,如唐代王维的《鸟鸣涧》,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诗词对比: 展示同一题材或不同诗人的作品对比,如与唐代杜甫的《春望》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对节日或自然景物的不同感受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袁宏道诗集》、《中国古代节日诗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