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灾来吟

《灾来吟》

时间: 2025-04-27 11:18:31

诗句

灾自外来,犹可消除。

灾自内来,何由支梧。

天人之间,内外察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8:31

原文展示:

灾自外来,犹可消除。灾自内来,何由支梧。天人之间,内外察诸。

白话文翻译:

灾难从外部来,尚有可能消除;灾难从内部产生,如何能够支撑?在天与人之间,应仔细观察内外的情况。

注释:

  • 灾自外来:指灾难是从外部环境或外部因素引起的。
  • 犹可消除:仍然有可能被解决或消除。
  • 灾自内来:指灾难是由内部问题或内部因素导致的。
  • 何由支梧:如何能够支撑或应对。
  • 天人之间:指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
  • 内外察诸:应仔细观察和分析内部和外部的情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哲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的诗歌多表达哲理,富有深意,常以自然现象喻人事,反映其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灾难来源的思考,他认为外部灾难尚可应对,但内部问题则难以解决,强调了内外因素在灾难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对内外情况的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邵雍的这首《灾来吟》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外部灾难与内部问题的不同处理难度,强调了内部管理的重要性。诗中“灾自外来,犹可消除”一句,表达了对外部挑战的积极应对态度;而“灾自内来,何由支梧”则揭示了内部问题的复杂性和难以解决的特性。最后两句“天人之间,内外察诸”则是对前文的总结,提醒人们在面对灾难时,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更要深入分析内部原因,体现了邵雍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灾自外来,犹可消除”:这句话表明,如果灾难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那么通过适当的措施和努力,这种灾难是可以被消除或减轻的。
  • “灾自内来,何由支梧”:相比之下,如果灾难是由内部问题引起的,那么解决起来就更加困难,因为这涉及到根本的改变和调整。
  • “天人之间,内外察诸”:最后这句是对全诗的总结,强调在处理灾难问题时,需要全面考虑天(自然)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外来”与“内来”的对比,突出了内部问题解决的难度。
  • 警示:通过提出“何由支梧”的问题,警示人们内部问题的严重性和应对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在面对灾难时,不仅要关注外部因素,更要深入分析和解决内部问题,体现了对社会管理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灾”:作为核心意象,代表了困难和挑战,诗中通过内外之分,展现了灾难的不同来源和应对策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2. 诗中提到的“灾自内来”意味着什么? A. 灾难由外部因素引起 B. 灾难由内部问题引起 C. 灾难可以轻易消除 D. 灾难无法预测
  3. 诗的最后一句“天人之间,内外察诸”强调了什么? A. 只关注外部因素 B. 只关注内部因素 C. 综合考虑内外因素 D. 忽略灾难的存在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周敦颐的《爱莲说》:同样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
  • 张载的《正蒙》:探讨了宇宙与人生的哲学问题。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杜甫的诗更多关注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而邵雍的诗则更侧重于哲学思考和内在修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集》:收录了邵雍的主要著作和诗歌。
  • 《中国哲学史》:详细介绍了邵雍的哲学思想和其在宋代哲学中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山南严兵马使(即仆射堂弟也) 晚泊漳州营头亭 题延平剑潭 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 题别业(一作回别业留别郭中诸公) 题王明府郊亭 宿建溪中宵即事 观送葬 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 早秋登慈恩寺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杖则走 丶字旁的字 儿女私情 为人说项 排队 州廨 乘间伺隙 松床 人结尾的成语 龙牙轴 分毫不值 门字框的字 贯结尾的成语 包含瘫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啼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