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洛阳春吟

《洛阳春吟》

时间: 2025-05-02 08:16:26

诗句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6:26

原文展示: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白话文翻译: 洛阳的人们习惯了见到各种奇异的花朵,桃李花开时并不被当作真正的花。 只有当牡丹花盛开时,整个城市才开始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之中。

注释:

  • 奇葩:指珍奇美丽的花朵。
  • 未当花:不被当作真正的花来欣赏。
  • 盛发:盛开。
  • 无涯:没有边际,形容欢乐的无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洛阳人对牡丹花的特殊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牡丹花的喜爱和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洛阳是牡丹花的盛产地,牡丹花被誉为“花中之王”,每年的牡丹花开时节,洛阳城内外的赏花活动非常盛大,人们对此有着特别的情感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桃李花与牡丹花的不同待遇,表达了洛阳人对牡丹花的特殊喜爱。诗中“洛阳人惯见奇葩”一句,既展现了洛阳花市的繁华,也暗示了洛阳人对各种奇花异草的习以为常。而“桃李花开未当花”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花的独特地位。最后两句“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直接抒发了牡丹花盛开时洛阳城的欢乐气氛,体现了牡丹花在洛阳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鲜明,通过对牡丹花的赞美,反映了宋代洛阳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特色。

诗词解析:

  • 首句“洛阳人惯见奇葩”,描绘了洛阳花市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洛阳人对各种奇花异草的习以为常。
  • 次句“桃李花开未当花”,通过对比桃李花与牡丹花的不同待遇,强调了牡丹花的独特地位。
  • 后两句“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直接抒发了牡丹花盛开时洛阳城的欢乐气氛,体现了牡丹花在洛阳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桃李花与牡丹花的对比,突出了牡丹花的独特地位。
  • 拟人:“满城方始乐无涯”中的“乐无涯”赋予了城市以人的情感,形象地表达了牡丹花盛开时的欢乐气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牡丹花,并通过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牡丹花在洛阳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和盛开时的欢乐气氛。

意象分析:

  • 奇葩:象征着珍奇美丽的花朵,这里特指牡丹花。
  • 桃李花:作为对比,突出了牡丹花的独特地位。
  • 牡丹花: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象征着美丽、高贵和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奇葩”指的是什么花? A. 桃李花 B. 牡丹花 C. 菊花 答案:B

  2. 诗中“满城方始乐无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欢乐 C. 忧郁 答案:B

  3. 诗中通过什么手法突出了牡丹花的独特地位? A. 比喻 B. 对比 C. 拟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安石的《牡丹》、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牡丹》与邵雍的《洛阳春吟》都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在洛阳人心中的地位,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牡丹花的赞美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洛阳牡丹记》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二郎神 为冒鹤亭丈画写经图,第十二卷螺川合作,次柳屯田韵 二郎神·琐窗睡起 二郎神 二郎神 二郎神 二郎神 秋叶 二郎神 倾杯 南城歌酒,无异盛时,回首前尘,凄然欲绝。倚屯田散水调格 倾杯乐 壬午清明赋一百六字,黯然欲愁矣 倾杯 丙辰自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弋字旁的字 中词 鸿渐之仪 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发奋 采字头的字 震訇 家喻户习 氄毳 竹杖芒鞋 不识时务 同患难共生死 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