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44
原文展示:
竹光水色近宣华,仿佛江南万里家。可是老谙春寂寞,夜深无梦到梅花。
白话文翻译:
竹影婆娑,水色潋滟,仿佛近在宣华之地,让人感觉如同回到了遥远的江南故乡。然而,年岁已高,深谙春天的寂寞,夜深人静时,连梦也未曾触及那梅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舜俞,号平斋,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洪咨夔在远离家乡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寂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洪咨夔远离家乡,身处异地时所作,通过对竹光水色的描绘,勾起了对江南故乡的思念。同时,诗中的“老谙春寂寞”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孤独生活的深刻体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春天寂寞的深刻感受。首句“竹光水色近宣华”通过竹影和水波的光影,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宣华之地,感受到江南的温馨。然而,接下来的“仿佛江南万里家”却透露出一种遥远的距离感,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后两句“可是老谙春寂寞,夜深无梦到梅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年岁已高,深知春天的寂寞,即使在夜深人静时,也难以梦见那象征坚韧和高洁的梅花,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寂寞的深刻感受。诗人通过对竹光水色的描绘,勾起了对江南故乡的思念,同时通过对春天的寂寞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宣华”是指什么? A. 地名 B. 美丽的景象 C. 诗人的故乡 D. 诗人的朋友
诗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寂寞 B. 坚韧和高洁 C. 诗人的故乡 D. 诗人的朋友
诗中的“老谙春寂寞”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B. 诗人对春天的寂寞的深刻感受 C. 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D. 诗人对春天的无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