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7:05
喜迁莺(题郭南仲庵壁)
作者:张继先 〔宋代〕
深源密坞,问牧竖樵童,俱迷方所。
蓬纵横,龙蛇出没,玉峡搀空无路。
不恋雁塔荣名,解守鱼渊寒素。
这勤苦。但坚心自有,神灵呵护。
猛悟。无回顾。一点虚明,万劫无今古。
胎息根深,灵泉穴秘,静里运调阳火。
莫问地久天长,管取收因结果。
休轻负。把天谷真机,与君说破。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深山密林的环境,诗人向牧童和樵夫询问方向,但他们都迷失了方位。山间的蓬草纵横交错,龙蛇般的幽灵在空谷中出没,玉石峡谷看似没有出路。诗人不追求名利,不恋雁塔的荣光,而是选择守住这寒冷的鱼渊。尽管经历了艰辛,但只要坚守内心,神灵自会保佑。突然的领悟,毫不回头,一丝丝虚明之光,让万劫不再有过去和未来。深厚的根基,灵泉的奥秘,在静谧中调和阳光。无须问时间的长久短暂,专注于因果的收获。不要轻言放弃,把这天谷的真理,与你倾诉。
张继先,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世纪,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道教思想和自然哲学为创作基础,诗风朴实自然,常以山水田园描写为主。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思想。
张继先的《喜迁莺》通过细腻而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全诗以“深源密坞”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在深山中迷失方向,却并不因此而感到惶惑,反而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
接着,诗人通过对“雁塔荣名”的否定,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无所依恋,强调守住内心的宁静。在“猛悟”之后,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明悟,仿佛在这一刻,过去与未来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
“胎息根深,灵泉穴秘”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探索,象征着一种灵性的觉醒和生命的本源。最后,诗人以“莫问地久天长,管取收因结果”总结全诗,强调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对因果法则的认识,体现了道家哲学的影响。
整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自我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诗中“深源密坞”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开阔的田野
B. 幽静的水源
C. 繁华的城市
D. 广袤的沙漠
诗人不追求的是什么?
A. 名声与荣华
B. 财富与地位
C. 内心的宁静
D. 自然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鱼渊寒素”象征含义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守住内心的宁静
C. 享受世俗的快乐
D. 迷失方向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