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6:06
题赚兰亭图
刘克庄 〔宋代〕
山阴茧纸见者希,辨才传之于永师。
行年八十手不释,栖之梁上鬼莫窥。
虬须天子欲得之,威以祸福僧诡辞。
智勇至此无所施,相国房公乃设奇。
东台御史奉诏驰,易服变姓谒老缁。
止客置醴因联诗,评书订画犹埙篪。
稍稍益狎不见疑,卷而怀之若拾遗。
须臾都得台移,都督传诏来龙墀。
僧绝复苏成白痴,始悟学究即绣衣。
文皇如尧房如夔,磊磊落落两曜垂。
谲取一帖安肯为,帖归天上神护持。
搨本之价犹不赀,他日昭陵以自随。
温韬掘者果是非,世人空宝定武碑。
山阴的茧纸,见到的人很少,聪明才智的传承只能寄托于永师。
八十岁高龄的老人手中不离那件物品,栖息在梁上的鬼神也无法窥探。
天子想要得到的虬须,权势以祸福为诱饵,僧人用诡诈的言辞。
至此智勇也无用武之地,相国房公因此设下奇谋。
东台的御史奉命急驰,易服改姓去拜访老者。
为了招待客人,设下美酒联诗,评书订画如同乐器。
渐渐地彼此熟悉,毫无疑虑,卷起物品如同拾遗。
不久便得到了台移,都督传旨来到龙墀。
僧人绝望复苏成了白痴,开始明白学究便是绣衣。
文皇如尧,房公如夔,磊磊落落两颗星星垂落。
诡诈的取一帖,怎能心甘情愿?帖归天上神明护持。
摹本的价格依然不低,日后昭陵以自随。
温韬挖掘者实际是非,世人白白珍惜定武碑。
刘克庄(1187-1269),字茂才,号静庵,南宋诗人,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体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的结合,关注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写兰亭图的得到与失去,抒发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兰亭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兰亭图本身是王羲之的名作,象征着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与文化氛围。刘克庄在诗中通过“山阴茧纸”的稀有,反映出文化传承的不易和珍贵。诗中提到的“天子欲得之”,则暗示了权力对文化的觊觎,反映了政治与艺术之间复杂的关系。
诗人也借助“智勇至此无所施”的感叹,表达了在权力面前的无奈感。尽管有着丰富的智慧与勇气,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人的才能往往难以施展。最后,以“世人空宝定武碑”的结尾,显示出对历史的深思,强调了文化的流逝与珍贵,警示后人要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
整首诗围绕文化传承的艰难与珍贵,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权力、智慧的思考及其对现实的深刻反省。
山阴茧纸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刘克庄的主要创作风格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虬须”主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