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12
除地编茅作小亭,一川风露对青冥。
残萤欲尽犹穿户,落叶初飞已满庭。
栎老无心求匠石,鬼灵有说拒奴星。
余年默数能多少,尽付黄庭两卷经。
在空旷的地方搭建了用茅草编成的小亭,
一望无际的风和露水与苍穹相对。
残存的萤火虫快要熄灭,仍然穿过门窗飞舞,
初秋的落叶已经纷纷飘落,庭院里满是树叶。
老橡树心中无意去寻求工匠与石材,
鬼神的灵魂却说要拒绝奴仆的星辰。
我余下的岁月默默地数着能有多少,
都交付给《黄庭经》这两卷经书。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温情的生活描写。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困厄,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深厚的 patriotism 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小亭》创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在闲适环境中的思考与对岁月的感慨。诗中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物质满足的放弃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小亭》是陆游晚年的一首代表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生命的沉思与对超脱的向往。开篇“除地编茅作小亭”,勾勒出一幅清幽的田园图景,小亭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残萤欲尽犹穿户,落叶初飞已满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仿佛在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流逝。诗中“栎老无心求匠石”,反映出诗人对世俗事物的淡泊,表达出他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而“鬼灵有说拒奴星”则揭示了对命运的深刻思考,强调了自由与灵魂解放的渴望。最后两句“余年默数能多少,尽付黄庭两卷经”,更是体现了陆游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选择将余生交付于道教经典,寻求心灵的安宁与智慧。整首诗节奏舒缓,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在诗歌中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超脱的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追求展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
陆游的《小亭》创作于哪个年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残萤欲尽犹穿户”中的“残萤”指的是什么?
A) 余下的萤火虫
B) 绝灭的萤火虫
C) 灯光
在这首诗中,老橡树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世俗
B) 对物质的淡泊
C) 热衷工艺
可以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的作品更强调人生的思考与哲理,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诗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