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2:2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2:21:27
梅出稽山世少双,
情知风味胜他杨。
玉肌半醉红生粟,
墨晕微深染紫裳。
火齐堆盘珠径寸,
醴泉绕齿柘为浆。
故人解寄吾家果,
未变蓬莱阁下香。
梅子生长在稽山,世上鲜有与之相媲美的品种,我心里明白它的风味胜过其他的杨梅。它的果肉如玉般嫩滑,微微醉人,红色如同新鲜的粟米,墨色轻淡的晕染在紫色的裳衣上。火齐的果实堆成小盘,宛如珍珠一般,醴泉的甘甜滋润着牙齿,像是用柘树的果子酿成的浆。老朋友把这些美果寄给我,仍然保持着蓬莱阁下的芬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蓬莱阁”出自于古代神话,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理想的境地,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齐名,被誉为“南宋三大家”。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生活中接触到稽山的梅子,借以表达对梅子的喜爱以及对故友的思念。诗中渗透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以梅子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梅子独特风味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梅子生长的环境,强调了其稀有性和独特性,引导读者对梅子的期待。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细致的描写,将梅子的外观、口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对梅子的深厚情感。“玉肌半醉红生粟”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梅子的色泽和口感,使人感受到梅子的美味和诱惑。最后几句则通过故人的寄果,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玉肌”比喻梅子的果肉,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火齐堆盘”则通过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梅子的精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子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陪伴自己的人情感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子主要产于哪个地方?
A. 稽山
B. 泰山
C. 黄山
“玉肌半醉红生粟”中的“玉肌”指的是什么?
A. 梅子的颜色
B. 梅子的果肉
C. 梅子的皮
本诗中表现出的情感主要是什么?
A. 对梅子的喜爱
B. 对自然的厌恶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