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桑茶坑道中

《桑茶坑道中》

时间: 2025-05-07 19:29:10

诗句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29:10

原文展示: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明媚的日子里,雨水已经干了,草地长满了,花堤上的水也满盈盈的。一个小孩在柳树的阴影下睡得正香,一头牛在吃过柳树阴影的草后,正朝西边走去。

注释:

  • 晴明:天气晴朗明亮。
  • 风日:风和日,指和煦的阳光和微风。
  • 雨干:指雨水已经干了,天气转晴。
  • 草满花堤:草长满了花堤。
  • 水满溪:溪水充盈,流动的水满满的。
  • 童子:小孩子。
  • 柳阴:柳树的阴影。
  • 眠正着:正在酣睡。
  • 一牛:一头牛。
  • 吃过:吃完,已经吃过的意思。
  • 柳阴西:指牛在柳树的阴影下吃草后往西走。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在“童子”和“一牛”的描写中,体现了宁静的田园生活,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与陆游、朱熹并称。他的诗风崇尚自然,常描绘乡村田园生活,作品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田园之时,正值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感受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诗歌鉴赏:

《桑茶坑道中》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田园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生活图景。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晴朗的日子,雨水已经干了,草地茂盛,溪水充盈,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夏时节的生机盎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感悟。从“童子柳阴眠正着”可以看出,诗人将一个小孩的无忧无虑与大自然的宁静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暖、安逸的氛围。最后“一牛吃过柳阴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田园生活的真实感,牛的悠闲,恰好映衬了人、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晴明风日雨干时:描绘了一个晴朗、风和日丽的天气,暗示了生活的美好。
  • 草满花堤水满溪: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草地和溪水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 童子柳阴眠正着:小孩在柳树下休息,体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 一牛吃过柳阴西:牛的悠闲活动,反映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具体的景象展现了抽象的意境。
  • 拟人:小孩在柳树下的行为,表现出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状态。
  • 对仗:诗中自然景象的描写形成了和谐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同时展现了简单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明:象征着明朗、希望和宁静。
  • 柳阴:代表着自然的庇护、温暖和宁静。
  • 童子:象征着纯真、无忧无虑的童年。
  • :象征着勤劳和乡村的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描绘的天气是怎样的? a) 雨天
    b) 晴天
    c) 多云

  2. 诗中童子在柳树下做什么? a) 玩耍
    b) 睡觉
    c) 吃东西

  3. “一牛吃过柳阴西”中的“一牛”指的是? a) 一头羊
    b) 一头牛
    c) 一只狗

答案

  1. b) 晴天
  2. b) 睡觉
  3. b) 一头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杨万里的诗更加生动具体,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田园场景,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哲理思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研究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董伯和竹溪寓居 村景四首 江城子(重阳酒边) 行路易送陈晟谋仕 次韵帅初浙西回及得新居三首 送同少野赴华藏寺二首 挽族父承务郎衡之 其二 夏五朔旦示都儿学书 卖花声(立春酒边) 山人送桧植于当门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知其子视其父 俎味 籍求 比字旁的字 金瑞 充饥画饼 廾字旁的字 聚晤 价增一顾 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庶孚 病势尪羸 女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包含谒的词语有哪些 投笔从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