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连日不乐夜读秋明集有作一九四四年

《临江仙 连日不乐夜读秋明集有作一九四四年》

时间: 2025-05-10 09:05:47

诗句

是岁不知有恨,逢人艳说多情。

而今真个悟人生,恨多情转薄,春老燕飘零。

剩把虚窗邀月,一编好读秋明。

长街何处报更声,夜灯应有意,故故向人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5:47

原文展示:

临江仙 连日不乐夜读秋明集有作一九四四年
——叶嘉莹

是岁不知有恨,逢人艳说多情。
而今真个悟人生,恨多情转薄,春老燕飘零。
剩把虚窗邀月,一编好读秋明。
长街何处报更声,夜灯应有意,故故向人青。

白话文翻译:

这一年我不知道有什么怨恨,遇到人时总是热烈地谈论多情。
而如今我真正领悟了人生,怨恨与多情渐渐淡薄,春天已老,燕子也随风飘零。
只剩下我在虚窗前邀月,一边编排好读的《秋明》。
长街的何处传来更深的钟声,夜灯应该也有自己的情意,故意向人们散发青色的光芒。

注释:

  1. 是岁:这一年。
  2. :怨恨。
  3. 艳说:热烈地谈论。
  4. 多情:对情感的执着与向往。
  5. 悟人生:领悟生活的真谛。
  6. 春老:春天已渐渐老去。
  7. 燕飘零:燕子随风飘荡,象征时光流逝。
  8. 虚窗:空荡的窗户,可能象征孤独或思考。
  9. 邀月:邀请月亮,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10. 秋明:可能是指《秋明集》,也可以理解为秋天的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嘉莹,字桐华,江苏人,著名的当代诗人和学者,以其对古典诗词的研究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闻名。她的诗风兼具个人情感与历史深度,常常反映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通过对情感与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领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临江仙 连日不乐夜读秋明集有作一九四四年》这首诗展现了叶嘉莹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是岁不知有恨,逢人艳说多情”,描绘了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尽管内心或许隐隐有些怨恨,却依然在与人交谈中热烈地表达着对情感的追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逐渐领悟到“恨多情转薄”,多情的执念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变得淡薄。燕子的飘零象征着青春的流逝,带来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后半部分,诗人用“剩把虚窗邀月,一编好读秋明”表达了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此处的“虚窗”不仅是对外界的隔绝,更是内心对自我情感的体悟。长街的钟声与夜灯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却又温暖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黑暗中,依然有内心的光亮。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情感的敏感捕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是岁不知有恨:在这一年里,我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怨恨。
  2. 逢人艳说多情:与人交谈时,热烈地讲述自己的多情。
  3. 而今真个悟人生:而如今我真正领悟了人生的道理。
  4. 恨多情转薄:怨恨与多情渐渐变得稀薄。
  5. 春老燕飘零:春天已经老去,燕子随风飘零,象征时间流逝。
  6. 剩把虚窗邀月:只剩下我在空荡的窗前邀月而坐。
  7. 一编好读秋明:一边编排着《秋明》的美好篇章。
  8. 长街何处报更声:长街上哪里传来了更深的钟声。
  9. 夜灯应有意:夜灯应该是有情意的。
  10. 故故向人青:故意向人们呈现出青色的光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虚窗邀月”与“长街报更声”,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意象:月、燕、灯等意象的使用,渲染了孤独与思考的氛围。
  • 比喻:将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现象结合,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荡的岁月中对情感的反思与对生活的领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青春与自由,飘零则暗示时间的流逝。
  2. :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孤独的思考。
  3. :代表温暖的情感与内心的光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是岁不知有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怨恨
    • B. 对生活的热情
    • C. 对人际关系的冷漠
  2. “春老燕飘零”中的“燕”象征什么?

    • A. 青春与自由
    • B. 友情
    • C. 财富
  3. 诗中的“夜灯应有意”,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孤独
    • B. 温暖
    • C. 无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对,叶嘉莹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通过对月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乡愁。两者共同点在于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个人情感,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关查询

廉子祐归省金陵且就秋试作三绝句赠别 其二 廉子祐归省金陵且就秋试作三绝句赠别 其一 早出北城迎社稷香舆 幼闇宗师以诗招赏海棠文申有诗见约次韵 其三 幼闇宗师以诗招赏海棠文申有诗见约次韵 其二 幼闇宗师以诗招赏海棠文申有诗见约次韵 其一 王杲东白墨兰樵题诗用韵其左并寓所怀 大年小景 其三 大年小景 其二 大年小景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衙前乐 两得其中 革字旁的字 君子 义重恩深 见字旁的字 包含杀的词语有哪些 千伶百俐 冤如巷伯 非字旁的字 焱至 浑浑沌沌 録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同字框的字 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去邪归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