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3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34:07
临江仙(郑恒甫画六鹤于浑沦庵,请予题,遂作)
莫怪精神都素淡,全谙千载松头。
羽人幽意苦相投。
殷勤争点写,展转动吟酬。
况有咸阳兄弟事,教人闻见忘忧。
我生曾是眷仙标。
一从挥洒后,相继未能休。
不要怪我精神淡泊,早已理解千年的松树。
那羽人幽深的情意,苦于彼此相投。
殷勤地争相描绘,反复吟唱酬答。
更有咸阳兄弟的故事,让人听闻后忘却忧愁。
我生来曾是仙人的标志。
自从挥洒之后,便无法再停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郑恒甫的画作《六鹤》旁,反映了诗人与画作之间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临江仙》以淡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头便以“莫怪精神都素淡”引入,表达自己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千年松头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象征着长久的智慧与宁静。
“羽人幽意苦相投”,则通过“羽人”这一意象,展现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与神灵或高洁之士的心灵共鸣,但也带有一丝苦涩,因为这种理想常常难以实现。接下来的“殷勤争点写,展转动吟酬”,则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互动与情感的交流,热情而富有诗意。
诗中提到的“咸阳兄弟事”,不仅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让人思考友情的可贵与深厚。末尾“我生曾是眷仙标”,则回归到自我,表明诗人对自己理想与追求的反思,尽管经历了挥洒的过程,仍然难以停歇,呈现出一种不舍和执着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与理想的深思,使人感受到一种淡雅而深沉的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友情与理想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羽人”象征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莫怪精神都素淡”中的“素淡”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张继先的《临江仙》在情感基调上更为淡泊与哲理,而李清照则更显柔情与细腻。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与人际关系的思考,却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