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风入松 其十三

《风入松 其十三》

时间: 2025-08-03 22:25:14

诗句

迢迢河汉月如槎,几片薄云遮。

浮光怯怯昏重阁,若荧荧,照亮谁家?

月暗灯花也暗,心思乱若丝麻。

今年无信自天涯。

梦里也嗟呀。

秋风秋雨吹如是,君不念,老了黄花。

等到来生重见,我身怕已恒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22:25:14

原文展示

风入松 其十三
迢迢河汉月如槎,几片薄云遮。
浮光怯怯昏重阁,若荧荧,照亮谁家?
月暗灯花也暗,心思乱若丝麻。
今年无信自天涯。梦里也嗟呀。
秋风秋雨吹如是,君不念,老了黄花。
等到来生重见,我身怕已恒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凄凉的秋夜,河汉的明月如同一只孤独的木筏漂浮在天际,几片薄薄的云彩遮挡着它。月光昏暗,照耀在沉重的阁楼上,仿佛在问:这光辉照亮的是谁的家呢?月光微弱,灯下的花也显得昏暗,心中思绪纷乱,像缠绕的丝麻。今年没有音信,仿佛在天涯相隔,连梦中也不禁感到惋惜。秋风秋雨如此萧瑟,你可曾想念我?我已老去,像那黄花一般。等到来生再相见,我的身影怕已如同沙砾般渺小。


注释

  • 迢迢:形容远,遥远的样子。
  • 河汉:指银河,古人常用来形容夜空的明月。
  • :木筏,象征漂泊和孤独。
  • 浮光怯怯:形容微弱的光影,怯懦而不坚定。
  • 荧荧:形容微弱的光,像萤火虫的光辉。
  • 丝麻:比喻心思复杂、烦乱。
  • 老了黄花:黄花通常指菊花,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恒沙:形容数量极多,暗示生命的渺小与无常。

典故解析

  • “河汉”典故来源于古代对银河的称呼,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和孤独。
  • “黄花”可以引申联想到古代诗词中的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与隐逸,也暗示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融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内心情感与思考。他的诗词风格细腻,善于用意象描绘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借月色和秋风描绘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内心的惆怅与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 其十三》通过描绘月夜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迢迢河汉月如槎”引出孤独的主题,河汉的明月如同漂泊在夜空中的木筏,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接着,诗人用“浮光怯怯昏重阁”描绘了一个朦胧的夜晚,月光透过薄云,犹如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不知名的角落,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月暗灯花也暗,心思乱若丝麻”表达了诗人心中复杂的情绪,暗示着对过往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秋天的意象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秋风秋雨吹如是”,在自然的变化中,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最后以“等到来生重见,我身怕已恒沙”收尾,表达了对重聚的渴望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令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全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引起读者对自身生命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迢迢河汉月如槎”:描绘远方的银河,明月似木筏,象征远离与孤独。
  2. “几片薄云遮”:薄云遮月,增添了夜的朦胧感。
  3. “浮光怯怯昏重阁”:微弱的月光透过窗棂,照亮了沉重的阁楼,暗示孤寂。
  4. “若荧荧,照亮谁家?”:月光如萤火虫般微弱,反问它照亮了谁的家,表现出孤单。
  5. “月暗灯花也暗”:月光昏暗,灯下的花也显得黯淡,象征失落的情感。
  6. “心思乱若丝麻”:内心的思绪纷杂,像缠绕的丝麻。
  7. “今年无信自天涯”:今年没有音信,仿佛与对方隔在天涯。
  8. “梦里也嗟呀”:即使在梦中也感到惋惜、无奈。
  9. “秋风秋雨吹如是”:秋风秋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10. “君不念,老了黄花”:对方是否会想念自己,自己已如黄花般衰老。
  11. “等到来生重见”:期待再生之际的重聚。
  12. “我身怕已恒沙”:对未来的渺小感叹,表明对重聚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明月比喻为木筏,表现孤独。
  • 拟人:月光和灯花似乎有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秋风秋雨”,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夜晚,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重聚的渴望,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与生命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
  • 秋风秋雨: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情。
  • 黄花: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迢迢河汉”中的“迢迢”是什么意思?
    A. 近
    B. 远
    C. 明亮
    D. 暗淡

  2.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了什么?
    A. 青春
    B. 时间的流逝
    C. 喜悦
    D. 无知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幸福与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战争与和平
    D. 自然与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作品,表达兄弟间的思念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风入松 其十三》:两首诗均表达思念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更倾向于对逝去时光与生命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入门》
  • 《古诗词讲解与赏析》

以上内容为《风入松 其十三》的详细解析与赏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的深意。

相关查询

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 恭睹宸制花落尤艳之句自古诗人未有形容及此者使落花不与草木俱委可见天地大德之心小臣不量芜颣仰赓宸韵 杂诗二十七首 点绛唇 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 空城雀二首 处和有诗欲过小圃 春日有所思 题雪景二首 续巴东三峡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移风改俗 身字旁的字 署议 包含潆的词语有哪些 板城渚口 包含断的成语 辛字旁的字 以讹传讹 田父之获 推风 布袋里老鸦 赛麦 鼓舌掀簧 谈言微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