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风入松·乾坤爻体两相缠

《风入松·乾坤爻体两相缠》

时间: 2025-04-27 15:00:29

诗句

乾坤爻体两相缠。

绕造化机权。

刚柔变态分动静,斡生成、运契周天。

日月阴阳匹配,聚戊室,镇团圆。

两情将养入琼田。

?玉雪团团。

占得长生曹溪路,向五湖、四海留连。

领略尊禅祖意,抱真乐,复便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0:29

原文展示:

风入松·乾坤爻体两相缠
作者: 王吉昌

乾坤爻体两相缠,
绕造化机权。
刚柔变态分动静,
斡生成运契周天。
日月阴阳匹配,
聚戊室,镇团圆。
两情将养入琼田,
玉雪团团。
占得长生曹溪路,
向五湖四海留连。
领略尊禅祖意,
抱真乐,复便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天地之间的阴阳交融,像是乾坤的爻体相互缠绕,构成了造化的权衡与变化。刚与柔的力量在动态与静态之间交替,形成了宇宙的规律。日月与阴阳的结合,汇聚成一处和谐的空间,象征着团圆与安宁。两情深厚,滋养在如琼田般的美好中,纯洁如玉雪。占有了长生的道路,向五湖四海游历。领略尊崇禅宗的意境,追寻真实的快乐,最终回归简单的生活。

注释:

  • 乾坤:指天地,象征阴阳。
  • 爻体:易经中的爻象,代表阴阳变化。
  • 造化:自然变化,指宇宙的生成与演变。
  • 刚柔:指刚强与柔和的力量。
  • 契周天:契合宇宙的循环与规律。
  • 曹溪路:指禅宗的修行之路,曹溪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吉昌,元代诗人,以其深厚的道教与禅宗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汇了哲理与自然,展现出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道教与禅宗兴盛的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思考。王吉昌通过对阴阳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和宇宙规则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乾坤爻体两相缠》展现了王吉昌对宇宙变化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诗的开头提到“乾坤爻体两相缠”,将天地的阴阳变化与易经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展示了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接着,诗人通过“刚柔变态分动静”,描绘了刚与柔之间的辩证关系,表达了在变化中寻求稳定的哲理。

在“日月阴阳匹配,聚戊室,镇团圆”中,诗人将日月与阴阳的结合比喻为一种和谐的状态,暗示人类应该学习如何与自然相处,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团圆。通过“玉雪团团”,诗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纯净与美好,传达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中提到的“长生曹溪路”,不仅是对禅宗修行的引领,更是对追求长生不老、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以自然与哲理的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给人以深思与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乾坤爻体两相缠:天地的阴阳力量相互纠缠,形成变化的基础。
  • 绕造化机权:在自然生成的过程中,权衡与调和。
  • 刚柔变态分动静:刚强与柔和的力量在动态与静态中交替。
  • 斡生成运契周天:掌握宇宙的运转与变化规律。
  • 日月阴阳匹配:象征阴阳和谐,日月的交替。
  • 聚戊室,镇团圆:和谐的空间,象征团聚与安宁。
  • 两情将养入琼田:情感的滋养在美好的环境中。
  • 玉雪团团:纯洁美好,象征理想的状态。
  • 占得长生曹溪路:追求长生与精神自由的道路。
  • 向五湖四海留连:在广阔天地中自由游历。
  • 领略尊禅祖意:感悟禅宗的深刻哲理。
  • 抱真乐,复便便:追求真实的快乐,回归简单的生活。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玉雪团团”)、对仗(如“动静”与“刚柔”)、象征(如“日月阴阳”)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阴阳变化与自然和谐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倡导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快乐,体现了道教与禅宗的思想。

意象分析:

  • 乾坤:象征天地,代表阴阳的对立与统一。
  • 刚柔:象征力量的不同,表达变化与平衡。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转,体现自然的规律。
  • 琼田:象征美好的生活环境,代表理想的状态。
  • 曹溪路:象征禅宗的修行之路,代表追求真理与长生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乾坤”指的是哪个概念?
    A. 诗歌的主题
    B. 天地
    C. 人生

  2. “玉雪团团”中的“玉雪”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纯洁
    C. 努力

  3. 曹溪路与哪种思想相关?
    A. 道教
    B. 儒学
    C. 禅宗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涉及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登高》(杜甫):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王吉昌与李白:王吉昌的诗更注重哲理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诗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自然的壮丽。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表达对自然的感受时,所使用的意象与情感基调存在差异,但都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元诗精选》
  • 《中国古代诗词论》
  • 《道教与中国文化》
  • 《禅宗的思想与实践》

相关查询

春燕 春宵 海棠花 寄题程序伯画山楼图 古石之歌 送苏尚书赴益州 秋社日崇让园宴得新字 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七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吐绽 竖心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一物一偏 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喜名 乳臭未除 骑将 中霄 冠盖如云 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压轴戏 杯蛇幻影 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云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