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2:52
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
作者: 曹勋 〔宋代〕
匡庐游遍僧家园,
南望柴桑墟里烟。
但寻疃畦供指画,
不知市井今几迁。
五柳既无只衰草,
三径莫识皆平田。
欲归四顾但遐想,
归来高致犹凛然。
我游历过匡庐的寺庙与僧院,
南望柴桑村落的炊烟袅袅。
只想寻找那田园风光,
却不知道如今的集市已经迁移了多少次。
五柳先生的故居已经没有原来的衰草,
三条小径也不再认得,都是平坦的田地。
我想要归去四周张望,但只是一片遐想,
归来时的高洁气质依然让我感到庄重。
“五柳”典故源于陶渊明,他以隐逸生活著称,诗歌中常描绘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此诗通过提到“五柳”,表达对陶渊明的怀念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曹勋,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与咏怀诗,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及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而富有情感。
此诗创作于曹勋游历柴桑时,灵感来源于陶渊明的故居,表达他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历柴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追思与怀念。前四句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田园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叹。诗人游历匡庐,目睹了南方柴桑的炊烟,然而心中却只想寻找那份宁静的田园生活,而对现实中变迁的无奈感到失落。
后四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五柳先生的故居已无人问津,昔日的田园景象也已不复存在。诗人感叹曾经的美好已成往事,留下的是对理想生活的追寻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结尾“归来高致犹凛然”更是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高洁,即使面对现实的冷酷,他的理想与追求依然无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曹勋的《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田园生活的怀念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五柳”指的是谁?
A. 曹勋
B. 陶渊明
C. 李白
答案: B
诗中“但寻疃畦供指画”表达了什么心情?
A. 对现实的失望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