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4:45
送陈则
高启 〔明代〕
挟策去谁亲,侯门不礼宾。
愁边长夜雨,梦里少年春。
树引离乡路,花骄失意人。
一杯歌短调,相送欲沾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陈则的送别之情。诗人感叹自己孤身一人,前往何处都没有亲近的人,名门望族却不待见我这样的人。长夜伴随着愁苦的雨水,梦中依稀回到年轻的春天。树木引导着我离开故乡的道路,花儿却在这个失意的人面前显得那么娇艳。一杯短歌轻声唱着,送别时我几乎要泪湿手巾。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侯门”指的是贵族家庭,常常用来形容高门大户对平民的冷漠态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作者介绍: 高启(人称“高公”),明代著名诗人,生于1487年,卒于1535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尤其擅长咏物和抒怀。高启的作品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高启的朋友陈则即将出行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送别时,心中不禁涌起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送陈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透露出浓厚的离别情绪和对人生无奈的感叹。开篇以“挟策去谁亲”引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带着书本出行,却没有亲朋好友相伴,让人倍感凄凉。接下来的“侯门不礼宾”则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对平民的歧视,诗人自觉处于社会的边缘,无法获得应有的尊重。
“愁边长夜雨”描绘了一个愁苦的夜晚,伴随细雨,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苦楚。而“梦里少年春”则为诗歌注入了一丝温暖的回忆,年轻时的春天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与现实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紧接着,树木和花卉的意象又引出了对故乡的思念,树引导着离乡的路,花却在失意中显得特别娇艳,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年轻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一杯歌短调,相送欲沾巾”将情感推向高潮,一杯酒、一首短歌,虽轻描淡写,却是浓浓的情意,几乎让人泪湿手巾,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高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孤独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对社会冷漠的反思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深邃,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侯门”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离别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哪一句?
诗中提到的“少年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启的《送陈则》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是表现离别情感的作品。前者侧重于个人孤独与社会冷漠,后者则体现亲情的深厚与思念的痛苦。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都有着深刻的内涵,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前者更为悲凉,而后者则是深情款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