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8:50
北斗垂欲尽,明河淡不流。
低回半枕梦,萧瑟一窗秋。
老益尊儒术,闲仍为国忧。
孰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
北斗星快要落下,明亮的银河也变得微弱不流动。
在半梦半醒之间,思绪徘徊,窗外的秋意凄凉。
我年纪渐长,依旧崇尚儒家学问,但内心仍然忧国忧民。
谁说生与死是最重要的事?可这一切都已随风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爱国者。他的诗歌以情感深刻、语言生动著称,尤其在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方面。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因而作品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初秋夜赋》是在陆游晚年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他对秋天夜晚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此时正值南宋国力衰弱,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处境的感慨。
《初秋夜赋》以北斗和银河的描写开篇,营造出一幅寂静的秋夜景象,给人以深远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星空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北斗即将西沉,暗示着人生的尽头,而银河的平静则反映了人事的无常。
接下来的“低回半枕梦,萧瑟一窗秋”,诗人用“低回”一词传达出一种迷茫与不安,仿佛在梦中徘徊,无法自拔。秋天的肃杀与孤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自述年纪渐长,依然尊重儒家文化,但内心的忧虑却未曾减轻。他对国家的忧虑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责任感,也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国家动荡时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一句“孰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在哲学上引发人们对于生死的思考。生与死固然重要,但在诗人眼中,更重要的是人生中的责任与忧虑,这种感慨让整首诗充满了厚重的哲理。
逐句解析:
北斗垂欲尽,明河淡不流。
这句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北斗星快要落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银河的静止也让人感到一种无奈。
低回半枕梦,萧瑟一窗秋。
诗人思绪纷飞,犹如梦中低回,窗外的秋色显得萧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老益尊儒术,闲仍为国忧。
年龄的增长让诗人更加尊重儒家学问,但他内心的忧虑却依然未减,体现出诗人的责任感。
孰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
对生死的看法引发深思,诗人认为责任与忧虑更加重要,生死的无奈已然随时间而去。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无奈,情感基调沉重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北斗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财富
C. 名誉
诗中提到的“明河”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银河
C. 大海
诗人对国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愤怒
C. 忧虑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