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4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40:38
作者:吴藻 〔清代〕
湖烟湖水。一棹玻璃碎。落日四山横晚翠。西子妆残欲睡。归来云树冥冥。模糊难认西泠。忽听上方钟声,舟人独指南屏。
湖面上的烟雾和水波交融,仿佛一只玻璃船已破碎。落日映照在四周的山峦上,似乎给晚翠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西子(指西湖美人)妆容略显残缺,似乎倦意正浓,想要入睡。归来的路上,云雾缭绕,树影朦胧,难以辨认出西泠的景致。忽然听到上方传来的钟声,舟人独自指向那南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藻(约1650-约1700),清代诗人,字景匏,号澹庐,晚号渔隐。生于江南,早年赴京应试,后游历南北,留下大量诗作,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清平乐》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追求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
《清平乐》是一首描绘湖泊风光与人生感受的诗作。全诗以湖水与夕阳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开头两句描写湖面烟雾弥漫,水波荡漾,仿佛一只破碎的玻璃,形象而生动,展示出湖泊的宁静与美丽。接着,通过“西子妆残欲睡”,引入了人文意象,西子不仅仅是一位美人,更是诗人心中美好理想的象征。
诗中“归来云树冥冥”一句,描绘归途中的迷茫与无奈,云雾缭绕,树影朦胧,使得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愈加深厚。最后,钟声的响起,既是对往事的唤醒,也带来了孤独感,舟人独自指向南屏,似乎在追寻那份曾经的宁静与安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吴藻深厚的艺术造诣与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清平乐》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代的是?
“忽听上方钟声”中的“钟声”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藻的《清平乐》与李白的《静夜思》均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思乡之情,前者侧重于湖泊之美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而后者则通过月光和孤寂的夜晚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吴藻的《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