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4:53
原文展示:
范蜀公挽诗 李廌 〔宋代〕
直气犯荆舒,承明下玉除。 禁林余谏藁,蜀道拥安车。 自谓三宜去,吾知众莫如。 谁为忠义传,事事举堪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范蜀公的敬仰和对其忠诚正直品质的赞扬。诗中提到范蜀公敢于直言进谏,即使在朝廷中也不畏权贵,他的忠诚和正义行为值得后人传颂。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是宋代诗人,以其正直和忠诚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忠义之士的敬仰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范蜀公而作,范蜀公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官员,李廌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其的敬仰和对其忠诚正直品质的赞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范蜀公的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正直品质。诗中“直气犯荆舒”一句,直接点明了范蜀公的正直不阿,即使在地方也能坚持原则。“承明下玉除”和“禁林余谏藁”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敢于进谏的勇气。最后两句“谁为忠义传,事事举堪书”则是对范蜀公一生忠诚正直的总结和赞扬,认为他的事迹值得后人传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扬范蜀公的忠诚正直,认为他的事迹值得后人传颂,体现了对忠义之士的敬仰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直气犯荆舒”指的是什么? A. 范蜀公在荆舒之地有正直的气概。 B. 范蜀公在荆舒之地敢于直言。 C. 范蜀公在荆舒之地受到挑战。 答案:B
“承明下玉除”中的“承明”指的是什么? A. 朝廷。 B. 玉阶。 C. 进谏。 答案:A
“谁为忠义传”中的“忠义传”指的是什么? A. 忠义的传记。 B. 忠义的事迹。 C. 忠义的传承。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