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范蜀公挽诗

《范蜀公挽诗》

时间: 2025-05-02 10:04:53

诗句

直气犯荆舒,承明下玉除。

禁林余谏藁,蜀道拥安车。

自谓三宜去,吾知众莫如。

谁为忠义传,事事举堪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4:53

原文展示:

范蜀公挽诗 李廌 〔宋代〕

直气犯荆舒,承明下玉除。 禁林余谏藁,蜀道拥安车。 自谓三宜去,吾知众莫如。 谁为忠义传,事事举堪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范蜀公的敬仰和对其忠诚正直品质的赞扬。诗中提到范蜀公敢于直言进谏,即使在朝廷中也不畏权贵,他的忠诚和正义行为值得后人传颂。

注释: 字词注释:

  • 直气:正直的气概。
  • 荆舒:指荆州和舒州,这里泛指地方。
  • 承明:指朝廷。
  • 玉除:玉阶,指朝廷的台阶。
  • 禁林:指朝廷。
  • 谏藁:谏书,指进谏的文书。
  • 蜀道:指蜀地的道路。
  • 安车:古代的一种舒适的车。
  • 三宜去:指应该离开的三种情况。
  • 众莫如:众人中没有比得上的。
  • 忠义传:指记载忠义事迹的传记。

典故解析:

  • 承明下玉除:指范蜀公在朝廷中任职,有直接进谏皇帝的机会。
  • 蜀道拥安车:指范蜀公在蜀地享有尊荣,生活安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是宋代诗人,以其正直和忠诚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忠义之士的敬仰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范蜀公而作,范蜀公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官员,李廌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其的敬仰和对其忠诚正直品质的赞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范蜀公的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正直品质。诗中“直气犯荆舒”一句,直接点明了范蜀公的正直不阿,即使在地方也能坚持原则。“承明下玉除”和“禁林余谏藁”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敢于进谏的勇气。最后两句“谁为忠义传,事事举堪书”则是对范蜀公一生忠诚正直的总结和赞扬,认为他的事迹值得后人传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气犯荆舒:范蜀公有正直的气概,敢于在地方直言。
  • 承明下玉除:他在朝廷中任职,有直接进谏皇帝的机会。
  • 禁林余谏藁:他在朝廷中留下了许多进谏的文书。
  • 蜀道拥安车:他在蜀地享有尊荣,生活安逸。
  • 自谓三宜去:他认为有三种情况应该离开。
  • 吾知众莫如:我知道在众人中没有比得上的。
  • 谁为忠义传:谁来记载他的忠义事迹。
  • 事事举堪书:他的每一件事都值得书写。

修辞手法:

  • 比喻:“直气犯荆舒”比喻范蜀公的正直如同敢于挑战荆舒之地。
  • 对仗:“承明下玉除”与“禁林余谏藁”形成对仗,强调范蜀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进谏的勇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扬范蜀公的忠诚正直,认为他的事迹值得后人传颂,体现了对忠义之士的敬仰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直气:正直的气概。
  • 承明:朝廷。
  • 玉除:朝廷的台阶。
  • 禁林:朝廷。
  • 谏藁:进谏的文书。
  • 蜀道:蜀地的道路。
  • 安车:舒适的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直气犯荆舒”指的是什么? A. 范蜀公在荆舒之地有正直的气概。 B. 范蜀公在荆舒之地敢于直言。 C. 范蜀公在荆舒之地受到挑战。 答案:B

  2. “承明下玉除”中的“承明”指的是什么? A. 朝廷。 B. 玉阶。 C. 进谏。 答案:A

  3. “谁为忠义传”中的“忠义传”指的是什么? A. 忠义的传记。 B. 忠义的事迹。 C. 忠义的传承。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推荐与该诗词主题相近的其他诗作,如杜甫的《蜀相》。

诗词对比:

  • 展示同一题材或不同诗人的作品对比,如杜甫的《蜀相》与李廌的《范蜀公挽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李廌诗集》

相关查询

甬桥旧业 登灵应台北望 赠楚州郭使君 夜从法王寺下归岳寺 答韦八 西河雨夜送客 感所见 题州北路傍老柳树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送李滁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冰消气化 用违所长 包含辘的词语有哪些 神至之笔 辛字旁的字 深山大泽 方字旁的字 翘驻 包含禹的词语有哪些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矢无虚发 九尾狐狸 教结尾的成语 包含休的词语有哪些 立扫千言 齿字旁的字 扭直作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