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5:37
放怀亭独立有感
作者:陆游 〔宋代〕
苇丛枯倒蓼花红,小立东湖更向东。
委肉本知居几上,翦翎何恨著笼中。
一筇信脚乾坤迮,百榼浇愁宠辱空。
谁道穷途知旧少,此心念念与天通。
在枯萎的芦苇丛中,红色的蓼花依然盛开,我在东湖边小立,目光越过湖面向东望去。身躯本是知道应该居于何处,然而即使被困在笼中,翅膀也不应感到遗憾。我手握一根竹杖,自信地走遍天地,心中百般愁苦,荣辱都显得空洞无物。谁说穷途之中就会少了旧日的情怀呢?我的心念念不忘,始终与天相通。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成就卓著。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兴亡为题材,表达深厚的爱国情怀。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失意之际,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他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放怀亭独立有感》是陆游在晚年时的作品,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开篇以“苇丛枯倒蓼花红”描绘了自然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东湖的景色不仅是自然的描摹,更是他内心的映射。
诗中“委肉本知居几上”一语,透出对世俗身份的反思,似乎对肉体的限制感到无奈,但又不失坚定。紧接着“翦翎何恨著笼中”则表达了对自由被束缚的无奈与不满,显示了他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心怀壮志的情怀。
“一筇信脚乾坤迮”,诗人以竹杖为伴,信步于天地之间,象征着他依然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探索的勇气。最后两句“谁道穷途知旧少,此心念念与天通”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现出他心灵与天地的沟通,强调了内心的坚持与追求,尽管身处困境,依然与天地同在。
全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蓼花”是什么颜色的?
“翦翎”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以上是《放怀亭独立有感》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