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霜天晓角(寿文文溪,时守清江)

《霜天晓角(寿文文溪,时守清江)》

时间: 2025-05-01 01:14:30

诗句

蛮烟塞雪。

天老梅花骨。

还著锦衣游戏,清江上、管风月。

木兰归海北。

竹梧侵户碧。

三十六峰苍玉,驾白鹿、友仙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4:30

原文展示:

霜天晓角(寿文文溪,时守清江) 蛮烟塞雪。天老梅花骨。还著锦衣游戏,清江上管风月。木兰归海北。竹梧侵户碧。三十六峰苍玉,驾白鹿友仙客。

白话文翻译:

在边塞的烟雾和积雪中,梅花坚韧如老者的骨。穿着华丽的衣服,在清澈的江水上享受风月的乐趣。木兰从海北归来。竹子和梧桐映衬着碧绿的门户。三十六座山峰如同苍玉,骑着白鹿与仙人朋友同行。

注释:

  • 蛮烟塞雪:指边塞地区的烟雾和积雪,形容环境的艰苦。
  • 天老梅花骨:比喻梅花坚韧不拔,如同老者的骨。
  • 锦衣游戏: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生活的乐趣。
  • 清江上管风月:在清澈的江水上享受自然美景。
  • 木兰归海北:指木兰从海北归来,木兰是古代传说中的女英雄。
  • 竹梧侵户碧:竹子和梧桐映衬着碧绿的门户,形容环境的清幽。
  • 三十六峰苍玉:形容山峰如同苍玉一般美丽。
  • 驾白鹿友仙客:骑着白鹿与仙人朋友同行,形容超脱尘世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剡,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庆祝文文溪的生日而作,当时文文溪守清江,诗中描绘了清江的美景和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对文文溪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边塞的烟雾和积雪为背景,描绘了梅花坚韧不拔的形象,进而引出穿着华丽衣服在清澈江水上享受风月之乐的场景。诗中“木兰归海北”一句,借用古代女英雄木兰的形象,增添了诗的传奇色彩。后文以竹梧映衬碧绿门户,三十六峰如苍玉,骑白鹿与仙人同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蛮烟塞雪: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为后文的梅花形象做铺垫。
  2. 天老梅花骨:比喻梅花坚韧,如同老者的骨,形象生动。
  3. 还著锦衣游戏: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生活的乐趣,与前文的艰苦环境形成对比。
  4. 清江上管风月:在清澈的江水上享受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5. 木兰归海北:借用木兰的形象,增添诗的传奇色彩。
  6. 竹梧侵户碧:描绘清幽的环境,与前文的风月之乐相呼应。
  7. 三十六峰苍玉:形容山峰美丽,如同苍玉一般。
  8. 驾白鹿友仙客:骑着白鹿与仙人同行,表达超脱尘世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老梅花骨”,将梅花比作老者的骨,形象生动。
  • 借代:如“木兰归海北”,借用木兰的形象,增添诗的传奇色彩。
  • 对仗:如“蛮烟塞雪”与“清江上管风月”,形成环境与心境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对人生美好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梅花:坚韧不拔,如同老者的骨,象征坚强和不屈。
  • 清江:清澈的江水,象征纯净和美好。
  • 木兰:古代女英雄,象征勇敢和传奇。
  • 竹梧:清幽的环境,象征宁静和和谐。
  • 三十六峰:美丽的山峰,象征壮丽和神秘。
  • 白鹿:仙人的坐骑,象征超脱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老梅花骨”比喻什么? A. 梅花的美丽 B. 梅花的坚韧 C. 梅花的香气
  2. “清江上管风月”表达了什么? A. 对边塞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战争的厌恶
  3. “木兰归海北”借用了哪个古代人物的形象? A. 花木兰 B. 王昭君 C. 貂蝉
  4. “驾白鹿友仙客”表达了什么意境? A. 超脱尘世 B. 战争的残酷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1. B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与本诗的自然意境相呼应。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庐山的美景,与本诗的山峰意象相似。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本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本诗则更注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庐山谣》与本诗:都描绘了山峰的美景,但李白的诗更注重山峰的壮丽和神秘,而本诗则更注重山峰的美丽和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邓剡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立秋期近,而炎威愈虐,作此祓之。寄远人 满庭芳 满庭芳 次韵公庶合川见赠 满庭芳 甲子除夕感旧 满庭芳 晚步悼王千明 满庭芳·五斗相逢 满庭芳 示众 满庭芳 其二 春思 满庭芳 满庭芳 吕合题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肀字旁的字 心怀鬼胎 趁势落篷 叹结尾的成语 卤字旁的字 俗之所排 非字旁的字 两歧麦秀 平地青云 贻尘 反文旁的字 以镒称铢 高风劲节 物范 虚左相待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