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35
水调歌头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中秋一轮月,只和旧青冥。
都缘人意,须道今夕别般明。
是处登临开宴,争看吴歌楚舞,
沈醉倒金尊。各自心中事,
悲乐几般情。烛摧花,鹤惊露,
忽三更。舞茵未卷,玉绳低转便西倾。
认取眼前流景,试看月归何处,
因甚有亏盈。我自阖门睡,
高枕笑浮生。
中秋的圆月高悬,与往常的月亮并无二致。
这一切都因为人的心情,今夜的月色显得格外明亮。
在这里登高开宴,大家争相欣赏吴歌楚舞,
沉醉于金杯酒中。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事,
悲欢离合不知有多少情。烛光摇曳,花瓣飘落,
忽然就到了三更时分。舞席尚未收起,月光也低垂,
慢慢地向西移去。认清眼前的景色,看看月光归向何方,
为何总有盈亏?我自关门入睡,
高枕而卧,笑看浮生的无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华,号雨村,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以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在中秋佳节时创作,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人情的感慨,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水调歌头》是一首极富情感的中秋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索。诗的开篇描绘了中秋明月的景象,诗人通过“只和旧青冥”的意象,表达了月亮依旧的恒久与人心的变化。接着,诗人描绘宴席上人们欢歌舞蹈的场景,渲染出节日的热闹与喜庆。然而,在欢庆的背后,诗人也深刻地揭示了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烦恼与情感,这种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烛摧花,鹤惊露,忽三更”一句,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无不在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最后,诗人选择关门入睡,以高枕无忧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无常,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词在欢快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反映出人对人生、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中秋夜的月亮展开,表现了对团圆、对人情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洒脱态度。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认取眼前流景,试看月归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