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4-26 06:40:35

诗句

中秋一轮月,只和旧青冥。

都缘人意,须道今夕别般明。

是处登临开宴,争看吴歌楚舞,沈醉倒金尊。

各自心中事,悲乐几般情。

烛摧花,鹤惊露,忽三更。

舞茵未卷,玉绳低转便西倾。

认取眼前流景,试看月归何处,因甚有亏盈。

我自阖门睡,高枕笑浮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35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中秋一轮月,只和旧青冥。
都缘人意,须道今夕别般明。
是处登临开宴,争看吴歌楚舞,
沈醉倒金尊。各自心中事,
悲乐几般情。烛摧花,鹤惊露,
忽三更。舞茵未卷,玉绳低转便西倾。
认取眼前流景,试看月归何处,
因甚有亏盈。我自阖门睡,
高枕笑浮生。


白话文翻译:

中秋的圆月高悬,与往常的月亮并无二致。
这一切都因为人的心情,今夜的月色显得格外明亮。
在这里登高开宴,大家争相欣赏吴歌楚舞,
沉醉于金杯酒中。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事,
悲欢离合不知有多少情。烛光摇曳,花瓣飘落,
忽然就到了三更时分。舞席尚未收起,月光也低垂,
慢慢地向西移去。认清眼前的景色,看看月光归向何方,
为何总有盈亏?我自关门入睡,
高枕而卧,笑看浮生的无常。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调歌头:一种曲调名,常用于描写月夜、抒发情感。
  • 青冥:指天空,古代诗歌中常用作形容词。
  • 吴歌楚舞:指吴地的歌舞和楚地的舞蹈,象征着南方的风情。
  • 金尊:指盛酒的器具,象征着酒和宴会。
  • 烛摧花:烛光摇曳,花瓣随之飘落,象征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传统的团圆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思念。
  • 月盈月亏:形容月亮的变化,寓意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华,号雨村,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以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在中秋佳节时创作,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人情的感慨,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是一首极富情感的中秋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索。诗的开篇描绘了中秋明月的景象,诗人通过“只和旧青冥”的意象,表达了月亮依旧的恒久与人心的变化。接着,诗人描绘宴席上人们欢歌舞蹈的场景,渲染出节日的热闹与喜庆。然而,在欢庆的背后,诗人也深刻地揭示了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烦恼与情感,这种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烛摧花,鹤惊露,忽三更”一句,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无不在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最后,诗人选择关门入睡,以高枕无忧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无常,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词在欢快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反映出人对人生、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秋一轮月,只和旧青冥:强调中秋的月亮如同往常的天空一样,象征着恒久不变的美好。
  • 都缘人意,须道今夕别般明:说明今夜的月色特别明亮,源于人们的心情变化。
  • 是处登临开宴,争看吴歌楚舞:描绘节日的热闹场面,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沈醉倒金尊:人们在欢庆中尽情享受,忘却烦恼。
  • 各自心中事,悲乐几般情:揭示人们内心各有心事,人生的复杂性。
  • 烛摧花,鹤惊露,忽三更: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感叹生命的短暂。
  • 认取眼前流景,试看月归何处,因甚有亏盈:反思月亮的盈亏,寓意人生的起伏。
  • 我自阖门睡,高枕笑浮生:选择关门入睡,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人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人生的象征,体现出人生的起伏。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节奏感更强,如“悲乐几般情”、“烛摧花,鹤惊露”。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中秋夜的月亮展开,表现了对团圆、对人情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洒脱态度。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 :象征欢庆与享乐。
  • 舞蹈:象征热闹与人情。
  • 烛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春节
    • B. 中秋
    • C. 端午
  2. “认取眼前流景,试看月归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思考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 A. 悲观
    • B. 洒脱
    • C. 消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名作,描绘中秋的情景,与朱敦儒的作品相呼应。

诗词对比:

  • 朱敦儒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以中秋为主题,但朱敦儒更侧重于描写人心的复杂与无常,而苏轼则更强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朱敦儒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矴斋独坐怀兄弟 秋暮书怀 东武二首 其二 书陈副省卷 鞏州首阳铺鸟鼠同穴 赠山人张无惑善画山水 胡无人 秋晚三首 其三 句 其四十 杜城茅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巢 兀字旁的字 麻痺不仁 黄字旁的字 包含集的成语 自慰 削趾适屦 卜字旁的字 开衫 单枪匹马 惟利是营 长字旁的字 不求闻达 阜字旁的字 好恶不愆 抵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