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6:09
原文展示:
鞏州首阳铺鸟鼠同穴 张舜民 〔宋代〕
本是巢居物,那容鼠穴中。 既言无牝牡,何用有雌雄。 山节曾居蔡,长江网得鸿。 谁能穷物理,目送渭波东。
白话文翻译:
本应在树上筑巢的鸟,怎能容忍与鼠同居一穴? 既然说它们没有雌雄之分,又何必区分性别? 山中的节令如同曾居蔡地,长江上捕获大雁。 谁能彻底探究事物的道理,只能目送渭河波涛向东流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他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这首诗通过对鸟鼠同穴这一奇特现象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行至鞏州(今甘肃省陇西县)的首阳铺时,观察到鸟鼠同穴的自然现象后有感而发。诗中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鸟鼠同穴的奇特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诗中“本是巢居物,那容鼠穴中”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不解和质疑,而“既言无牝牡,何用有雌雄”则进一步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疑问。后两句“山节曾居蔡,长江网得鸿”则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思辨的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鸟鼠同穴现象的描述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诗中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认为没有人能彻底探究事物的道理,只能目送渭河波涛向东流去,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本是巢居物,那容鼠穴中”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现象的不解和质疑? A. 鸟类在树上筑巢 B. 鸟类与鼠类同居一穴 C. 鸟类没有性别之分 D. 鸟类在长江上捕获大雁 答案:B
诗中“既言无牝牡,何用有雌雄”一句从什么角度提出了疑问? A. 生物学 B. 社会学 C. 哲学 D. 历史学 答案:A
诗中“山节曾居蔡,长江网得鸿”一句通过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思考? A. 对比 B. 象征 C. 拟人 D. 比喻 答案:B
诗中“谁能穷物理,目送渭波东”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现象的思考? A. 自然界的规律 B. 时间的流逝 C. 人类的活动 D. 社会现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