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送见一诃衍入匡山

《九日送见一诃衍入匡山》

时间: 2025-05-10 09:17:31

诗句

尽日登高望去尘,偶于别绪忆佳辰。

定逢雁影台关暮,剩得梨花破院春。

衰草未扳先堕泪,寒芦欲折暗伤神。

踏残轻雪金轮顶,应念南方多病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7:31

原文展示:

尽日登高望去尘,偶于别绪忆佳辰。
定逢雁影台关暮,剩得梨花破院春。
衰草未扳先堕泪,寒芦欲折暗伤神。
踏残轻雪金轮顶,应念南方多病人。

白话文翻译:

整日登高远望,眼前却是满目尘埃,偶然在离别的情绪中回忆起美好的时光。
想必将在雁阵飞过的傍晚来到台关,剩下的只有梨花在破败院落中绽放春色。
衰草尚未扳倒,泪水已然滑落,寒芦欲折,心中暗自伤神。
踏着残留的轻雪,来到金轮顶,应该想到南方有许多病人。

注释:

  1. 尽日:整天。
  2. 登高望去尘:登高远望,看到满目尘埃,象征对世事的感慨。
  3. 佳辰:美好的时光。
  4. 雁影:大雁的身影,常用来象征离愁别绪。
  5. 梨花破院春:破旧院落中的梨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旧日的回忆。
  6. 衰草、寒芦:衰败的草和寒冷的芦苇,暗示生命的无常与伤感。
  7. 金轮顶:可能指高山或高地,意指高处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严,明代诗人,擅长写诗,尤其在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观方面有独到之处。他的诗风婉约、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深受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约见友人于匡山,表达离别的情绪和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九日送见一诃衍入匡山》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全诗以登高望远引入,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慨。开头“尽日登高望去尘”不仅描写了秋日的景象,更隐喻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沉思。接下来的“偶于别绪忆佳辰”,则将离别的情感与美好时光的回忆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

在描写雁影和梨花时,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雁影象征着离愁,梨花则似乎在诉说着旧时春日的温暖与生机。此时,衰草和寒芦的出现则加重了整体的忧伤气氛,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应念南方多病人”更是引人深思,诗人不仅关心友人,还关心那些在南方受病苦的人,表达了他的人道关怀与深切的同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切关怀,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尽日登高望去尘:整日爬山远望,看到的却是满眼的尘埃,象征着对纷扰世界的无奈。
  2. 偶于别绪忆佳辰:在离别的情绪中,偶然想起往日的美好时光,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
  3. 定逢雁影台关暮:想必在傍晚时分,雁阵飞过台关,暗示未来的离别。
  4. 剩得梨花破院春:只剩下梨花在废弃院落中绽放春色,呈现出凋零与生机的对比。
  5. 衰草未扳先堕泪:衰败的草还未被扳倒,眼泪已经流下,表达了深切的悲伤。
  6. 寒芦欲折暗伤神:寒冷的芦苇即将折断,象征着心灵的脆弱与痛苦。
  7. 踏残轻雪金轮顶:在金轮顶踏着残雪,象征着高处的孤独与思考。
  8. 应念南方多病人:应当想到南方那些多病的人,表达了诗人对他人苦难的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雁影”比喻离愁。
  • 对仗:如“衰草未扳”和“寒芦欲折”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寒芦欲折”,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世事的沉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雁影:象征离别,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2. 梨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回忆。
  3. 衰草:象征生命的衰败与无常。
  4. 寒芦:象征心灵的脆弱与痛苦。
  5. 轻雪:象征纯洁与静谧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尽日登高望去尘”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无聊
  2. “衰草未扳先堕泪”中“衰草”象征什么?

    • A. 繁荣
    • B. 衰败
    • C. 希望
    • D. 快乐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人性的批判
    • B. 对离别的思考
    • C. 对战争的反思
    • D. 对爱情的歌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描写了高处的思考与感伤,但更着重于国事的忧虑。
  • 李白《静夜思》:侧重于思乡之情,情感更加直接而浓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剪梅 俞曲园先生百年祭 一剪梅 夜访陆灼文村居有赠 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 一剪梅 忆叶竹君姊 一剪梅 秋别 一剪梅 苦雨 一剪梅 春寒 一剪梅 一剪梅 一剪梅 七夕由虞城渡河至单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图财致命 荡荡之勋 豸字旁的字 资荐 修身齐家 理冤释滞 包含垢的成语 页字旁的字 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厘奸剔弊 凵字底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撮要删繁 口字旁的字 推借 路结尾的成语 三门四户 抟沙作饭 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