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刘太守十州诗·竹屿

《和刘太守十州诗·竹屿》

时间: 2025-04-26 18:30:06

诗句

霜姿迥出红尘外,只有鵷雏傍水来。

别岸若寻栖隐处,轩窗须为此君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0:06

原文展示:

霜姿迥出红尘外,
只有鵷雏傍水来。
别岸若寻栖隐处,
轩窗须为此君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情景:在霜雪的映衬下,竹屿显得与世隔绝,唯有美丽的鵷雏(即一种鸟)依偎在水边前来。若在对岸寻求安静的栖息之所,窗户应该为这位君子打开。

注释:

  • 霜姿:指清冷的姿态,霜给竹屿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 迥出红尘外:与世俗的红尘世界相隔,表示孤高。
  • 鵷雏:鵷是一种美丽的鸟,雏指幼鸟,这里暗示美丽的生灵。
  • 别岸:指与此岸相对的岸边。
  • 栖隐处:隐居的地方。
  • 轩窗:指窗户,通常有高雅的含义。

典故解析:

“别岸若寻栖隐处”可理解为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隐居生活的渴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瓘,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理想生活。

诗歌鉴赏:

陈瓘的《和刘太守十州诗·竹屿》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优雅的竹屿景象。开篇“霜姿迥出红尘外”描绘出竹屿在霜雪中的孤高形象,似乎与世间的喧嚣隔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接着“只有鵷雏傍水来”,通过鵷雏的出现,增添了生动的气息,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美好。

诗中的“别岸若寻栖隐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作者似乎在呼唤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理想。而最后一句“轩窗须为此君开”更是以一种温暖的情感,体现了对来访者的热情。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流露出恬淡、清雅的气质,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霜姿迥出红尘外”:竹屿在霜雪中显得清秀,与尘世的喧嚣相隔。
    2. “只有鵷雏傍水来”:唯有美丽的鸟儿在水边出没,增添了生机。
    3. “别岸若寻栖隐处”:在对岸若想寻找隐居之所。
    4. “轩窗须为此君开”:窗户应为这位君子敞开,表示欢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屿比作高洁的存在。
    • 拟人:窗户似乎有情感,能够感受到来者的到来。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洒脱的情怀。

意象分析:

  • :象征清冷与高洁。
  • 竹屿:代表宁静与隐逸。
  • 鵷雏:象征美丽与灵动。
  • 轩窗:代表温暖与欢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霜姿”是指什么?

    • A. 竹屿的清冷姿态
    • B. 鵷雏的美丽
    • C. 红尘的繁华
  2. “轩窗须为此君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迎来访者
    • B. 寂寞的心情
    • C. 对隐逸的向往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瓘的隐逸情怀与王维《山居秋暝》中对自然的描绘,两者都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陈瓘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林檎花 刘合舍迁居山中 答问游庐山日子 湖山堂 题大赛山中人家 孤山 送陆明府归嘉禾 庐山中闻桂香忆游茅山时梦中游桂花下 厉屏山祠 秋凉怀归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气字旁的字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讨问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包含襜的词语有哪些 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絺章绘句 阿辅 好心好意 行字旁的字 笔头 不堪收拾 披荆斩棘 包含枭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