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31
赠王民望 其四
作者: 杨慎
离忧一何丛,我心一何忡。
紫芳行采采,翠管坐濛濛。
开奁熭宝饵,隐几拂彫桐。
驰神随去鹢,缄情付归鸿。
离别的忧虑是多么繁杂,我的心情是多么忐忑不安。
紫色的花朵在路上轻盈地摇曳,翠绿色的管乐在低沉地演奏。
打开窗扉,流光溢彩的美好食物在闪耀,隐秘的几案轻轻拂动着雕花的檀木。
我的思绪随那远行的雁儿而去,心中的情感寄托给归来的鸿雁。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鸿雁”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作寄托思念的象征。古人常以鸿雁传情,如《离骚》中提到的“朝饮木兰之芳露,夕餐秋菊之落英”,都是表达离别情怀的方式。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千叟,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文的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个人情感,擅长抒发离愁别绪。
本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际,诗人借助对友人的赠诗,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赠王民望 其四》是杨慎情感真挚、细腻的表现。诗中将离别的忧虑与心中的忐忑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相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的层次感。开篇即以“离忧”引入,直接切入主题,引发读者的共鸣。
“紫芳行采采,翠管坐濛濛”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场景,花朵的摇曳与乐器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但这美好却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忧愁。接下来的“开奁熭宝饵,隐几拂彫桐”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打开窗扉的瞬间,似乎希望能够驱散心中的阴霾。
最后两句“驰神随去鹢,缄情付归鸿”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将思绪寄托于远行的雁儿,希望它能够将自己的思念传递给远方的友人。这种情感的寄托不仅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写与鲜活的意象,展现了杨慎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以及他对离别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离忧一何丛,我心一何忡:
紫芳行采采,翠管坐濛濛:
开奁熭宝饵,隐几拂彫桐:
驰神随去鹢,缄情付归鸿: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深度与复杂性。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自己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中“离忧”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离别的忧虑
C. 工作的压力
答案:B
“紫芳行采采”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花朵的摇曳
B. 夕阳西下
C. 雨中漫步
答案:A
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哪个动物?
A. 鹅
B. 鸿雁
C. 燕子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