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金华山玉京观中有陈子昂书台 其二

《登金华山玉京观中有陈子昂书台 其二》

时间: 2025-07-30 16:42:48

诗句

古调今寥落,令人忆拾遗。

不图垂拱世,复睹建安诗。

瑟在犹清庙,碑残尚色丝。

紫玚留咏后,千载有钟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6:42:48

原文展示:

古调今寥落,令人忆拾遗。
不图垂拱世,复睹建安诗。
瑟在犹清庙,碑残尚色丝。
紫玚留咏后,千载有钟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诗词的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古代的旋律如今已经稀疏,让人感到失落,令人想起那些被遗忘的诗篇。我并不希望在世上有名声,只是想重温那建安时期的诗歌。那清幽的庙宇中依然有瑟的余音,残存的碑文上仍有色彩的丝线。千年之后,留下来的紫玚依然在吟唱,仿佛在等待着有缘人。

注释:

  • 古调:古代的旋律或诗歌风格。
  • 寥落:稀少,稀疏。
  • 垂拱:指统治或影响,常用来形容帝王之治。
  • 建安诗:指建安时期(公元196年至220年)诗人的作品,代表作有曹操、曹丕、曹彰等的诗歌。
  • :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常用来伴奏或独奏。
  • 清庙:指清幽的庙宇。
  • 碑残:指古碑的残存部分。
  • 紫玚: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音乐与诗歌。
  • 钟期:指钟期乐器,象征着音韵和诗歌的悠久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廷栋,号升庵,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擅长诗文,尤其以诗词见长。他的诗风古朴典雅,常以抒怀为主,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古人的追慕。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杨慎对历史与文化的反思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古诗词的怀念,以及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反映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古代文人情怀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调、古诗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深切关怀与敬仰。起首两句“古调今寥落,令人忆拾遗”,以“古调”引出对古代诗歌的思念,表现出对当今诗歌的失落感。接着“不图垂拱世,复睹建安诗”则揭示了作者并不追求名利,而是渴望重温那段辉煌的文学历史,通过对建安诗的回顾,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采的向往。

后面两句“瑟在犹清庙,碑残尚色丝”描绘了清静的庙宇和残存的碑文,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意境,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历史已远,但那些文化的遗存仍在静静诉说着过往。最后一句“紫玚留咏后,千载有钟期”,则以时间的延续性,暗示古代文化的永恒价值,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对古代文化的缅怀与向往,情感真挚、意蕴深厚,令人在欣赏之余也引发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调今寥落:古老的旋律如今已经稀少,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2. 令人忆拾遗:让人想起那些被遗忘的诗篇,表达了对古诗的珍视。
  3. 不图垂拱世:不想在世上追求名声,显示出诗人的淡泊名利的态度。
  4. 复睹建安诗:想重温建安时期的诗歌,体现了对那个时代文学成就的向往。
  5. 瑟在犹清庙:瑟声依然在清幽的庙宇中回荡,暗示古乐的传承。
  6. 碑残尚色丝:碑文虽已破损,依然有些许色彩,象征着历史的痕迹。
  7. 紫玚留咏后:紫玚乐器的音韵在后世留存,传达了对古乐的追忆。
  8. 千载有钟期:千年之后仍有音乐的期望,反映了对文化传承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瑟在犹清庙,碑残尚色丝”,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瑟、碑、紫玚等意象象征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流逝。
  • 反复:对古调、古诗的反复提及,强化了怀旧情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文化的怀念与追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文化传承的渴望,展现出诗人对古代文人情怀的向往和对当下文化现状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古调:象征着古代诗词的美好与珍贵。
  • :代表古代音乐,传达出文化的悠久与深厚。
  • :象征历史的遗迹,承载着往昔的记忆。
  • 紫玚:乐器的象征,表现对古代艺术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调”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旋律
    B. 新曲
    C. 民谣
    D. 现代歌曲

  2. “不图垂拱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追求名利
    B. 看重历史
    C. 淡泊名利
    D. 对社会不满

  3. 诗中提到的“建安诗”是指哪个时期的诗歌? A. 汉代
    B. 唐代
    C. 明代
    D. 宋代

答案:1.A 2.C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慎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古代文化的怀念,而李白则以自然景观与个体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壮丽的气势与浪漫的情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传》
  • 《古代诗歌的美学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提偈 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 忆秦娥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峡边山寺 长城外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五 忆王孙(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 除夕同舍集饮 柴秋堂越上寄诗就韶柬奚秋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抵死瞒生 一介武夫 传风扇火 落笔成蝇 忿火中烧 四点底的字 捐金沉珠 阜字旁的字 鼠牙雀角 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屋下作屋 单人旁的字 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晞块 母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狖轭鼯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