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7:19
三禽言
作者:方岳 〔宋代〕
不如归,烧痕青青春蕨肥。
茅篱数掩山四围,有秫可酿荷可衣。
世间何地非危机,曷不长守西山饥。
君不见秋崖醉眠钓鱼矶,六年不出山下扉。
不如归,长安道上烟尘飞,
莫向山家怨落晖。
不如回去吧,烧过的痕迹依旧青翠,春天的蕨菜长得肥美。
茅草篱笆隐蔽在四周的山中,有高粱可以酿酒,荷叶可以做衣裳。
世间哪儿没有危机呢?何不长久地守着西山,任饥饿来袭?
你难道没有看到秋天的悬崖边,醉卧在钓鱼的礁石上,
六年没有走出山下的门。
不如回去吧,长安的路上烟尘弥漫,
不要在山间怨恨落日的余晖。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子平,号平山,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三禽言》创作于方岳隐居于西山时期,反映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纷扰的厌倦。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赞美,展现了隐士的洒脱与清高。
《三禽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诗的开头以“烧痕青青春蕨肥”作为引入,描绘了经过火灾后的自然复苏,蕨菜的生长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给自足,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
“世间何地非危机”一句,揭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困扰,暗示了即使在山林之中也难以逃避世俗的压力,而“曷不长守西山饥”则表现出对坚守淡泊清贫生活的坚定态度。接下来的描写“君不见秋崖醉眠钓鱼矶”,展示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隐喻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最后一段提到长安的烟尘,进一步强调了世俗生活的喧嚣与烦扰,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对繁华的厌倦。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隐士的洒脱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烦扰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三禽言》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方岳
C. 杜甫
D. 陶渊明
诗中提到的隐居地点是?
A. 西山
B. 东海
C. 南山
D. 北国
“世间何地非危机”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人生的无常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财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