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俞尉

《送俞尉》

时间: 2025-05-07 22:34:33

诗句

空山十日雨,茅屋无炊烟。

五饥尚可忍,夜读声琅然。

荒寒数家聚,生理尤堪怜。

频年岁不入,枯草生秋田。

春深麦犹稚,米斗直万钱。

悲哉几斛愁,博此半釜{上衍下食}。

前村老翁姥,语笑何由缘。

问知好官人,发廪不我朘。

常时有司吝,宁肯圭撮捐。

官来剖私量,不受吏舞权。

中流一壶济,空复宽眼前。

高轩忽予过,剪韭相留连。

九华元老苍,归袖何翩翩。

官无高与卑,为政要可传。

使我一念存,所至民瘼痊。

常平吾故人,问俗惟初搴。

为言民戚休,毋可诿老天。

吾方屏田庐,不敢驰书笺。

并声绝宣城,倘寄晴云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33

原文展示

送俞尉
作者: 方岳 〔宋代〕

空山十日雨,茅屋无炊烟。
五饥尚可忍,夜读声琅然。
荒寒数家聚,生理尤堪怜。
频年岁不入,枯草生秋田。
春深麦犹稚,米斗直万钱。
悲哉几斛愁,博此半釜上衍下食。
前村老翁姥,语笑何由缘。
问知好官人,发廪不我朘。
常时有司吝,宁肯圭撮捐。
官来剖私量,不受吏舞权。
中流一壶济,空复宽眼前。
高轩忽予过,剪韭相留连。
九华元老苍,归袖何翩翩。
官无高与卑,为政要可传。
使我一念存,所至民瘼痊。
常平吾故人,问俗惟初搴。
为言民戚休,毋可诿老天。
吾方屏田庐,不敢驰书笺。
并声绝宣城,倘寄晴云篇。

白话文翻译

空山中下了十天的雨,茅草屋里没有炊烟。
即使五天没有吃饭也能忍耐,夜里读书的声音清脆悦耳。
荒凉的地方只有几户人家聚集,生计困难令人心痛。
多年来没有丰收,枯草长满了秋田。
深春时节麦子依然幼小,米斗的价格已直逼万钱。
可悲啊,几斛愁苦,勉强维持着半锅残羹。
前村的老翁和老妇,笑谈何其无奈。
我问知名的官员,为什么发仓不施舍给我。
常常有官吏吝啬,宁愿捐出几片玉石。
官员来剖析私量,不受吏舞权的影响。
中流一壶可以济世,眼前却空虚寡淡。
高楼突然经过,剪韭相留连。
九华山的老者苍白,衣袖飘舞如翩翩。
官位无高低,为政者的道理应传递。
只要我心存一念,所到之处民间疾苦得以痊愈。
常平的老朋友,询问风俗却仍是初见。
他说民众的苦难要休止,不能全怪老天。
我正屏息在田庐,不敢轻言书信。
音信隔绝于宣城,若有晴云的作品寄去。

注释

  • 炊烟:指做饭时冒出的烟。
  • 琅然:形容清脆悦耳的声音。
  • 生理:指生活及生计。
  • 米斗:计量米的单位。
  • 悲哉:感叹词,表示忧伤。
  • :这里指的是勉强。
  • 剖私量:指清查私人的量度。
  • 中流:中间的水流,这里比喻中间的力量。
  • 剪韭:指留住的朋友或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岳,号南山,生于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创作背景

《送俞尉》创作于方岳生活的动荡时期,诗中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民生困苦的同情和对官吏的不满,突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空山十日雨,茅屋无炊烟”开篇,意境深远,描绘了一个沉寂而又孤独的山村生活。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乡村人民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与无奈。诗中提到“生理尤堪怜”,不仅表达了对民众生计的关注,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随着诗句的展开,描写了农田的荒凉、物价的飞涨,以及老百姓的愁苦,显示出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诗中通过“常时有司吝,宁肯圭撮捐”一语,对官吏的贪婪和吝啬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表现出对良知官员的渴望和对腐败现象的愤慨。同时,诗中“使我一念存,所至民瘼痊”则传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和美好社会的向往,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方式,深化了主题,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示了方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诗人的深邃思想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山十日雨:描绘山中连绵的细雨,展现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2. 茅屋无炊烟:茅屋中没有炊烟,说明生活困苦。
  3. 五饥尚可忍:即使五天没吃东西也能忍耐,表现出艰难的生活。
  4. 夜读声琅然:夜晚读书的声音清脆,显示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求。
  5. 荒寒数家聚:荒凉的地方只有几户人家,暗示生计的困境。
  6. 生理尤堪怜:生活的艰辛令人同情。
  7. 频年岁不入:多年没有丰收,表明农民的困境。
  8. 枯草生秋田:荒芜的田地,象征着贫困与无奈。
  9. 春深麦犹稚:春天麦子依然未成熟,暗示粮食短缺。
  10. 米斗直万钱:米价飞涨,揭示了社会经济的困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艰难的生活与理想的政治,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比喻:如“中流一壶济”,形象地表达了希望与力量。
  • 排比:多次提到生活的困境,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怒,表达了其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主题鲜明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山:象征孤独与寂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茅屋:代表乡村生活的艰辛。
  • 秋田:象征收成的无望。
  • 米斗:代表经济的困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主体,反映出诗人在困境中的思考和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茅屋无炊烟”,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饮食丰富
    • B. 生活困苦
    • C. 自然景观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春深麦犹稚”,意指春天麦子仍然____

  3. 判断题:诗中“使我一念存”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对/错)

答案

  1. B
  2. 幼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诗作,描绘了战乱后的国家与民生困苦。
  • 《登高》:王之涣的诗,表现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送俞尉》:两者虽然表现的主题不同,但都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土的眷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方岳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楚宫 效长吉 宋玉 百果嘲樱桃 细雨 春雨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 忆雪 槿花二首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赴火蹈刃 家衍人给 警徼 户丁 托诸空言 虫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列疏 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盘秤 异军特起 贝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一献三酬 人牙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