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2:59
巾履鲜明意气洋,高门悬箔走如狂。
惯曾携筹从崔赡,可但驱车造辟疆。
合五侯鲭为一馔,染公鼎指要先尝。
寄声穷巷长饥士,今代何人饷子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食客的生活和心情。他的衣着光鲜,意气风发,走进高门大户,宛如狂风一样。曾经他习惯于携带筹码跟随崔赡,但如今却只想驾车到偏远之地。与五位侯爵的鲭鱼合成一道美味,他认为在公鼎中烹饪的菜肴,必须先尝一尝。最后,诗人向那些贫困的士人发出呼声,今天的社会中又有谁能像以前那样供养他们呢?
作者介绍:陈杰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诗风受到了当时流行的士人文化影响,展现出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变革的时期,士人阶层虽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依然面临着贫富差距和社会流动性差的问题。诗人以食客的身份,抒发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无奈与思考。
《食客》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食客的复杂心情与社会处境。诗中开篇描绘食客的外在形象,意气风发的样子引人注目,传达出他自信的心态。但随着诗句的推进,食客的身份和生活状态逐渐显露出另一面,特别是提到他曾随崔赡的经历,隐含了对昔日辉煌的怀念与当下现实的无奈。
诗中关于食物的描写,尤其是“合五侯鲭为一馔”,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赞美,更反映出当时士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对奢华生活的渴望。同时,最后两句转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表现出诗人对穷困士人的同情与思考,发出对社会责任的呼唤。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使得内容的深刻性与形式的美感相辅相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食客身份的反思,既有对过去辉煌生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忧虑,体现了对贫困士人的关怀和对社会不公的质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食客曾与谁携筹?
A. 李白
B. 崔赡
C. 杜甫
D. 王维
“合五侯鲭为一馔”中提到的“鲭”指的是:
A. 鱼类
B. 肉类
C. 蔬菜
D. 粮食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哪个群体的关怀?
A. 富人
B. 士人
C. 穷人
D. 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陈杰的《食客》更侧重于社会现实的描写与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两者都关注士人的处境,但表现出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