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9:31
地莫水,水襄陵,水襄陵兮人不得耕。
人不得耕,连廒百万谁与盈。
捶肉及骨宁尔矜,人苟弗矜,呜呼水兮空复情。
土地没有水,水涨到了高处,水涨到了高处的人们无法耕种。
人们无法耕种,连数百万的仓库也无人来填满。
捶打肉和骨头又有何值得矜持,人若不矜持,唉,水呀,你又何必空自伤情。
顾清,明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中,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天莫雨 其二》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创作,可能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如水灾导致的农田无法耕种,粮食短缺等。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无奈和对人们生活困境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诗中反复提到“水”,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不可控的局面,而“不得耕”则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焦虑和无助。诗的开头用“地莫水,水襄陵”来描绘土地失去水源的窘迫和水位上升带来的威胁,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仿佛水已经淹没了人的生存空间。
接下来的“连廒百万谁与盈”进一步强调了经济上的困境,人们的辛勤劳作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粮仓虽多,却无人填满,充满了无奈与悲哀。最后两句通过“捶肉及骨”暗示了人类的辛苦与挣扎,然而“人苟弗矜”又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诗人似乎在呼唤一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困境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简练,既有对自然的感慨,又有对人类命运的深思,展现了顾清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困境的描绘,探讨了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无奈与反思,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A. 风
B. 雪
C. 水
D. 火
“人不得耕”说明了什么?
A. 缺乏水源
B. 土地肥沃
C. 生活富足
D. 人们懒惰
诗中提到的“连廒百万”指的是?
A. 没有粮食
B. 粮食仓库很多但无人填满
C. 粮食丰收
D. 自然灾害
答案:
将顾清的《天莫雨 其二》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前者关注自然灾害与人类困境,后者则表达个人的思乡之情。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主题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