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5:50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炼石为形,铿金为音。
世方好圆,痴守方心。
阴阳絪緼,人一气质。
善恶之微,证于声色。
意所欲发,虽吾不知。
彼美子刘,洞其先几。
骯脏难合,今世道病。
如子所言,生禀已定。
戆夫勇士,往往一偏。
以视妾妇,岂不犹贤。
洪范得三,二曰刚克。
会其归其,好是正直。
学问工夫,气质用微。
汝能观形,安知其馀。
子术已定,吾情已成。
子执子术,吾安吾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刘矮跛的赞赏与关切。他通过炼石成形、铿金作声来传达对相士的重视,指出世人追求完美的形状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阴阳的调和影响着人的气质,善与恶的细微之处在声音与色彩中可见。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欲望,但我相信你洞察了先天的本质。社会的污浊与疾病,正如你所说,命运早已决定。愚钝的勇士往往偏执,然而与我相比,妾妇的智慧并不逊色。洪范中有刚克之道,归于正直才是关键。学问和修养在于细微的气质,你能看出外表,如何能知内涵?你的技艺已成,我的情感已定。你执着于你的技艺,我自然安于我的情感。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天祥,号履善,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在抗元斗争中表现出色,后被俘而不屈,最终牺牲。文天祥的诗作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末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作者通过赠诗表达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赠刘矮跛相士》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中融合了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开篇通过炼石、铿金的比喻,表明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作者对相士的重视。诗中反复提到的“善恶之微”,揭示了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强调了在外表与内心之间的张力。
文天祥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刘矮跛的赞赏,更通过对比戆夫与妾妇,进一步探讨了人性中勇敢与智慧的辩证关系。洪范提及的“刚克”则为诗歌注入了对正直与刚毅的追求,展现出作者对理想人格的渴望。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与排比,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感,同时也提升了诗的哲理深度。最后两句“子执子术,吾安吾情”则总结了作者对友人的信任与支持,强调了理解与认同的重要性,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人性、命运、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爱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炼石”为何物的象征?
A. 外在形象
B. 内心修养
C. 社会现象
“善恶之微,证于声色”意在说明什么?
A. 外表与内心的关系
B. 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C. 社会对人的影响
诗中“戆夫勇士”是指什么样的人?
A. 聪明而勇敢
B. 愚钝但勇敢
C. 聪明而懦弱
答案: 1-A,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