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谒王大中丞祠堂

《谒王大中丞祠堂》

时间: 2025-04-25 19:36:13

诗句

中丞孤介人,抚粤有惠政。

赤心忧黎元,挺身禦枭獍。

忆昔康熙初,四海靡底定。

迁徙始闽粤,其意在台郑。

惟彼蝼蚁贱,宁论血泪迸。

榄山地滨海,划界为陷阱。

监徒吏如虎,触网血以衅。

照夜尸纵横,出疆路绵亘。

纳纳乾坤大,蚩蚩哀愤并。

万众方倒悬,一语激民听。

至今读遗疏,字字见忠荩。

膏泽故在民,尸祝吾乡盛。

专庙郁崔嵬,造象起畏敬。

讲肆邻马队,血食浸不称。

灰劫弥年代,孰为甘棠咏。

日暮牛羊下,千山急催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36:13

原文展示:

中丞孤介人,抚粤有惠政。
赤心忧黎元,挺身禦枭獍。
忆昔康熙初,四海靡底定。
迁徙始闽粤,其意在台郑。
惟彼蝼蚁贱,宁论血泪迸。
榄山地滨海,划界为陷阱。
监徒吏如虎,触网血以衅。
照夜尸纵横,出疆路绵亘。
纳纳乾坤大,蚩蚩哀愤并。
万众方倒悬,一语激民听。
至今读遗疏,字字见忠荩。
膏泽故在民,尸祝吾乡盛。
专庙郁崔嵬,造象起畏敬。
讲肆邻马队,血食浸不称。
灰劫弥年代,孰为甘棠咏。
日暮牛羊下,千山急催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李洸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诗中提到的“中丞”指的是历史上曾承担重要职责的官员,表现出对其清白与廉政的赞美。李洸回忆康熙初年,四海安定,民众安居乐业,但随着迁徙政策的推行,民众遭受了蝼蚁般的贱视,生活困苦,血泪横流。诗中描绘了官吏如虎般的严酷,监狱中的尸体横陈,形势严峻。诗人感叹言辞铿锵,激发民众的共鸣,至今读到遗留下来的文件,字字皆是忠诚之言。诗的最后,描绘了乡民的祈祷与祭奠,以及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出乡村的宁静与急促的暮色。

注释:

  • 中丞:古代官职,负责中等官员的事务。
  • 赤心:指忠诚的心。
  • 黎元:指百姓。
  • 枭獍: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 康熙:清朝皇帝,治世较为平稳。
  • 榄山:地名,指与海相邻的地方。
  • 监徒:监狱的看守。
  • 照夜尸纵横:形容尸体横陈的惨状。
  • 膏泽:恩惠与滋润。
  • 甘棠:古代的美德,常用来比喻善良的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洸,近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民生疾苦,常引经据典,体现出深厚的文化积累与历史意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朝的动荡时期,反映了社会的不安与民众的苦难。李洸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期许和对民生的关切,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李洸的《谒王大中丞祠堂》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大中丞”的缅怀,表达了对清白官员的钦佩与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愤慨。诗人用“赤心忧黎元”来彰显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体现了对民众安危的忧虑。回顾康熙初年的历史,诗人描绘了一个表面安定、实则暗流涌动的社会,批判了不公的迁徙政策给百姓带来的苦难。通过对“监徒吏如虎”和“照夜尸纵横”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官吏的残酷与民众的无助,情感愈发浓烈。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诗中对于自然的描绘,如“日暮牛羊下,千山急催暝”,不仅增添了画面感,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通过对比历史的辉煌与当下的苦难,李洸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也引发了对未来的深思,令人深受触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丞孤介人:指责任感强烈的官员。
  2. 抚粤有惠政:治理广东地区,施行惠民政策。
  3. 赤心忧黎元:以赤诚之心关心百姓。
  4. 挺身禦枭獍:勇敢地抵御邪恶势力。
  5. 忆昔康熙初:回忆康熙初年,四方安定。
  6. 迁徙始闽粤:开始对福建和广东的迁徙政策。
  7. 其意在台郑:迁徙政策的目的在于控制台郑地区。
  8. 惟彼蝼蚁贱:指民众如蝼蚁般卑贱。
  9. 宁论血泪迸:何曾谈及他们的苦痛与泪水。
  10. 榄山地滨海:地理位置的描述。
  11. 划界为陷阱:划定的界限反而成为陷阱。
  12. 监徒吏如虎:形容监狱看守的凶狠。
  13. 触网血以衅:触犯法律导致流血事件。
  14. 照夜尸纵横:夜晚尸体横陈,惨状可见。
  15. 出疆路绵亘:出境的道路延绵不绝。
  16. 纳纳乾坤大:对国家的包纳与包容。
  17. 蚩蚩哀愤并:悲愤交织的情感。
  18. 万众方倒悬:众人处于危险之中。
  19. 一语激民听:一句话能激起民众的共鸣。
  20. 至今读遗疏:至今阅读留下的文书。
  21. 字字见忠荩:字里行间流露出忠诚。
  22. 膏泽故在民:恩泽仍在百姓身上。
  23. 尸祝吾乡盛:为故乡祈祷安康。
  24. 专庙郁崔嵬:庙宇高耸,气氛肃穆。
  25. 造象起畏敬:雕刻的神像令人敬畏。
  26. 讲肆邻马队:附近的马队在讲述。
  27. 血食浸不称:鲜血与食物混浊不堪。
  28. 灰劫弥年代:灾难弥漫于时代。
  29. 孰为甘棠咏:谁在歌颂甘棠的美德。
  30. 日暮牛羊下:夕阳下牛羊归圈。
  31. 千山急催暝:千山呼唤夜幕降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如“监徒吏如虎,触网血以衅”。
  • 比喻:将民众比作蝼蚁,表现其渺小与悲惨。
  • 拟人:自然景象与人情相结合,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怀念历史人物,反映出对民众困境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人以忠诚的心声呼唤社会的正义,强调清白官员应当为民众利益而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丞:象征着理想的官员形象。
  • 黎元:代表普通百姓,象征民生。
  • 榄山地:自然的景观,象征着地方的安宁与困苦。
  • 尸体:象征着社会的悲惨与无助。
  • 牛羊:代表乡村的安宁与自然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丞”指的是哪个职务? A. 皇帝
    B. 官员
    C. 士兵
    D. 商人

  2. 诗中提到的“赤心忧黎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心? A. 自己的利益
    B. 官员的生活
    C. 百姓的安危
    D. 自然环境

  3. “照夜尸纵横”中“尸”主要指代什么? A. 动物
    B. 官员
    C. 百姓
    D. 罪犯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李洸与杜甫的作品都有着对社会的关注与对民众苦难的描绘。杜甫在《春望》中以“国破山河在”吟唱国家的悲哀,而李洸则通过历史的回顾与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的忧虑。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洸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仲春杂书二首 荐冰 次韵在伯送行 秋怀十首 其四 自造口放舟至道林院偶题 寄怀二十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其三 赵蕲州枉示数诗皆弋阳往还所作经行道间有怀其人作长句寄之 馀干游昌国寺 奉寄斯远兼属文鼎处州子永提属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杯中之物 鼻字旁的字 清天白日 牛字旁的字 刀过竹解 见结尾的成语 心所谓危 人面狗心 鼠结尾的成语 韭字旁的字 三衅三浴 乘敌不虞 禁路 秃宝盖的字 尪悴 狡宾 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